公元一百零五年,公元105年,农历乙巳(蛇)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永元]十七年 元兴元年
公元一百零五年
公元105年,农历乙巳(蛇)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永元(89年-105年三月)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第一个年号。东汉政权第七个年号。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卒)。
(年号:元兴(105年四月--105年十二月)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第二个年号。东汉政权第八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匈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⑤逢侯北单于 (94年 - 118年在位) 南单于屯屠何子
【南匈奴】,11.万氏尸逐侯鞮单于,名字.檀(98年 - 124年在位)(单于长子)
【高句丽】第六任国王.太祖王(高宫)(都城 吉林 国内城 53年-146年在位)
【烧当羌】⑥烧当羌王.东号(东吾之子东号降汉.甘肃,89~107年)
========
公元105年2月2日
农历:105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533年8月28日,波斯历:前518年11月13日,星期:星期日,干支:乙巳年 丁丑月 乙卯日,属相:蛇,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5天,月相:新(朔)月 新(朔)月,儒略日数:1759442
出生名人
汉殇帝刘隆,东汉第五位皇帝,生于元兴元年,105年12.28日,农历一百零五年十一月五日,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 刘肇生了许多皇子,多数夭折。和帝只好将后生的皇子隐秘送往民间抚养。汉殇帝刘隆,生于元兴元年,农历一百零五年十一月五日,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 刘肇生了许多皇子,多数夭折。和帝只好将后生的皇子隐秘送往民间抚养。汉和帝在章德前殿去世,此时刘隆刚出生100余日,
同日夜晚,刘隆即位为帝,是为汉殇帝,改年号为延平,延平元年八月初六日(106年9月21日),在太后邓绥发号施令之际,仅当上220天皇帝的刘隆悄然离世,未过周岁,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去世当天,邓绥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就决定立刘祜为帝,是为安帝。
【中国大事记】
东汉和帝刘肇卒,子殇帝刘隆嗣位,生仅百余日,邓太后临朝。
《资治通鉴》汉纪
孝和皇帝下元兴元年(乙巳,公元一零五年)
春,高句骊王宫入辽东塞,寇略六县。夏,四月,庚午,赦天下,改元。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高句骊,破之。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初,帝失皇子,前后十数,后生者辄隐秘养于民间,群臣无知者。及帝崩,邓皇后乃收皇子于民间。长子胜,有痼疾;少子隆,生始百馀日,迎立以为皇太子,是夜,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又,和帝幸人吉成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蛊事,下掖庭考讯,辞证明白。太后以吉成先帝左右,待之有恩,平日常无恶言,今反若此,不合人情;更自呼见实核,果御者所为,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北匈奴重遣使诣敦煌贡献,辞以国贫未能备礼,愿请大使,当遣子入侍。太后亦不答其使,加赐而已。
雒阳令广汉王涣,居身平正,能以明察发擿奸伏,外行猛政,内怀慈仁。凡所平断,人莫不悦服,京师以为有神。是岁卒官,百姓市道,莫不咨嗟流涕。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般木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雒,为吏卒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雒阳民为立祠、作诗,每祭,辄弦歌而荐之。太后诏曰:“夫忠良之吏,国家之所以为治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
【公元一百零五年大事记】
高句骊犯辽东
永元十七年(105)春,高句骊王宫复辽东,寇掠六县。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破高句骊军,斩其渠帅。
改元元兴
永元十七年(105)夏四月,大赦天下,改元元兴。
和帝死,殇帝即位
元兴元年(105)十二月,和帝刘肇死,少子刘隆即皇帝位,时刘隆出生仅百余日。尊邓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称制。
蔡伦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在蔡伦造纸术出现之前,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筒、木牍、缣帛作为记事材料。汉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笨重的竹筒和昂贵的缣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寻求新的书写材料已成为时势所趋,造纸术就因此应运而生。《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造纸之前,书写记事的纸实际上是丝绢物(缣帛),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纸。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和帝赞誉。造纸术于是广为天下所知,蔡伦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105年则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的发明年代。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他的文明。八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才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纸的出现及推广,使汉以后的文化生活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纸的质量越来越好。但纵观汉代的书写材料占主要地位的仍是简牍和缣帛。直到晋以后,经济发展,造纸术流传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造纸材料丰富,才出现了较多较好的纸。晋代盛行的读书、抄书和藏书之风都得益于纸的普及推广。抄经热、藏书热和因传抄左思《三都赋》而出现的洛阳纸贵,都是纸普及后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景观。
两汉诗词
秋风辞
[两汉]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