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亚栗斯~十六国末期上党民变领袖之一(415年三月-416年九月)

首页标题    南北朝    北魏    白亚栗斯~十六国末期上党民变领袖之一(415年三月-416年九月)






白亚栗斯 



北魏41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全名:白亚栗斯
年号:建平(415年三月-416年九月)
隶属国:北魏
民族族群:河西胡
前任:
继任:刘虎

【人物经历】

       白亚栗斯,是北魏时期河西地区胡人起义的重要领袖。在神瑞二年(公元415年),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和沉重的赋税压迫,河西地区的胡人饥民大量聚集于上党一带(今山西襄垣东北)。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中,白亚栗斯被推举为首领,率领众人为争取生存权利而起兵反魏。 起义军以强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迅速发展壮大。白亚栗斯自封为大将军,并尊号单于,同时宣布改元建平,以此彰显其独立政权的决心与意志。此外,他还邀请了河南人司马顺宰,以其卓越的智谋能力担任谋主,共同策划战略方针。后来,白亚栗斯又改推刘虎为首领,尊称其为率善王,自号晋王。

       在这一过程中,起义队伍不断壮大,最终发展至十万之众。 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成功进攻河内地区(今河南沁阳),并在战斗中重创北魏名将公孙表所率领的军队。然而,次年,在北魏相州刺史叔孙建的大规模镇压下,起义军最终未能抵挡住强敌的攻势,不幸失败。随着局势的变化,胡人群众对领导层产生了分歧,废黜了白亚栗斯,转而拥立刘虎为新的首领。至于白亚栗斯本人,则在此之后失去了踪迹,其结局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白亚栗斯领导的这次起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也展现了胡汉民众联合抗争的历史画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23日 20:1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