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久闾大檀~东晋.时期柔然汗国第四任可汗(414-429年在位)
郁久闾大檀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南北朝
本名:郁久闾大檀
生卒:?--429年
前任郁久闾步鹿真可汗
继任:郁久闾吴提
个人简介
郁久闾大檀(?—429),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姓郁久闾氏,号为牟汗纥升盖可汗。在其统治期间,柔然(蠕蠕)势力达到了鼎盛阶段。 郁久闾大檀在位时,柔然与南朝宋、北魏以及北燕等政权之间保持着通聘互市的关系。然而,柔然也频繁地对北魏北部边境进行侵扰,给北魏带来了不少困扰。面对柔然的威胁,北魏太武帝多次亲自率领大军出击,试图削弱柔然的实力,但收效甚微。 直到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采纳了大臣崔浩的建议,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此次战役中,郁久闾大檀遭遇了重大失利,被迫向西撤退,其部众也因此大量逃散或亡失。最终,郁久闾大檀因病去世。自此之后,柔然的实力逐渐衰落,不再像以往那般强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这一事件标志着柔然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人物经历】
郁久闾大檀,是可汗郁久闾社仑之后父仆浑之子。他早年曾统领柔然别部,负责镇守西部边境地区,在其治理之下,当地百姓生活安定,颇得民心。公元414年,随着郁久闾步鹿真被杀,柔然内部发生权力更迭,郁久闾大檀因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威望被推举为新的可汗,史称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胜利之王”。 在牟汗纥升盖可汗统治期间,柔然与北魏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北魏为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战略目标,频繁对柔然发动战争,双方的冲突异常激烈且残酷。这种长期的对抗不仅考验着两国军事力量,也深刻影响了北方草原地区的政治格局。 公元424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刚刚去世,新即位的太武帝拓跋焘政权尚未稳固之际,牟汗纥升盖可汗抓住这一时机,率领六万精锐骑兵南下进攻北魏。柔然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攻克了北魏旧都盛乐。然而,就在柔然军队志得意满之时,拓跋焘迅速反应,亲自率领骑兵日夜兼程赶往云中救援。两军在途中遭遇,柔然军队将拓跋焘所率部队团团围困,形成了五十多层的包围圈。面对绝境,拓跋焘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指挥才能,他亲自上阵,顽强抵抗,并亲手射杀了柔然大将于陟斤,这一关键性的击杀让柔然军队士气受挫,最终溃败而退。关于此次战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于陟斤的父亲早已投靠北魏,因此柔然内部对于陟斤存在信任危机,部分部下发动兵变,迫使牟汗纥升盖可汗不得不选择撤军。无论具体原因如何,北魏旧都盛乐最终得以收复。 到了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决定彻底解决柔然威胁,亲率大军出征,采用东西两路夹击的战略对柔然展开全面攻势。牟汗纥升盖可汗带领柔然军队奋力抵抗,但北魏军队攻势凌厉,柔然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原本被柔然征服的各族人民也趁机纷纷起义,内外夹攻使得柔然政权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国力大幅削弱。连年的战乱与失败给牟汗纥升盖可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因忧恨成疾,于同年七月病逝,结束了其充满挑战的一生。他的离世标志着柔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家庭成员】
父亲:社仑季父仆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