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折念生



 【524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北魏)

本名:莫折念生

复姓:莫折

父亲:莫折大提,“秦王”(自封)

国号:“大秦”

年号:天建(524年六月~527年九月)
民族族群:羌族
出生地:渭州襄武县(今甘肃省民勤县)
生卒:?-527年
在位:524年 至 527年
前任:莫折大提
主要成就:北魏末继领关陇人民
结果:兵败被杀


【个人简介】

         莫折念生(?—527年),复姓莫折,名念生,羌族人,出生于渭州襄武县(今甘肃省民勤县)。他是北魏末年关陇地区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其父为起义军创始人莫折大提,莫折念生为家中第四子。 在北魏孝明帝即位后,北方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族压迫与阶级剥削交织,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正光五年(526年),六镇起义和高平起义相继爆发,掀起了反抗北魏统治的浪潮。莫折大提因领导起义而声望日增,但在其去世之后,莫折念生继承父志,成为起义军的新首领。 继任后,莫折念生迅速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他宣布建立政权,国号“大秦”,改元“天建”,并设立百官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政权结构,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

          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接连攻占岐州、凉州等地,并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如诈降于西道行台萧宝夤,成功夺取陇东诸州。随后,起义军一路东进,突破潼关要塞,兵锋直指洛阳,严重威胁北魏政权的核心地带,迫使朝廷宣布京师戒严,调集重兵应对。 然而,正当起义军气势如虹之际,内部却发生了叛变。孝昌三年(527年),莫折念生被部将杜粲暗杀,全家遇害,起义随之陷入低谷,最终未能实现推翻北魏统治的目标。 莫折念生作为北魏末年关陇起义的重要领导者,其事迹体现了当时人民对自由与生存的强烈渴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衰落。他的历史地位虽常被忽视,但其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中不可忽视的一位人物。
 

 
【个人经历】

       莫折念生(?—527年),其父为莫折大提(?—524年),羌族人,北朝北魏时期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亦有史书记载其名为“莫折太提”,是北魏末年关陇地区各族人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

        公元524年(北魏正光五年),因时任秦州刺史李彦施政严苛、赋役繁重,激起民愤。在这样的背景下,莫折大提联合城兵薛珍、刘庆、杜超等人,率众揭竿而起,擒获并斩杀李彦,占据秦州州城。起义军迅速壮大,莫折大提被推举为首领,并自封为“秦王”,正式与北魏政权决裂。 与此同时,南秦州(今甘肃成县)的城兵张长命、韩祖香、孙掩等人也响应起义,攻占城池,斩杀刺史崔游。莫折大提随即与之呼应,并派遣部将卜朝出兵攻克高平镇(今宁夏固原),击杀镇将赫连略及行台高元荣,极大地提升了起义军的士气和声望。然而,正当起义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莫折大提却不幸于当年病逝。

       莫折念生是莫折大提的第四子,在父亲去世后继承其志,成为秦陇地区起义军的新任统帅。他继位之后,改元“天建”,设立官僚机构,任命亲信辅佐朝政。其中,息阿胡被立为太子,其兄莫折阿倪受封西河王,弟弟莫折天生被封为高阳王,伯珍封东郡王,安保封平阳王,形成较为完整的统治体系。 莫折念生即位之初,便派其弟莫折天生率军向东扩展势力范围,接连攻陷汧城、岐州等地,俘杀北魏都督元志、歧州刺史裴芬之等重要官员,进一步控制了雍州一带,使起义军达到鼎盛时期。 然而,随着战事推进,北魏朝廷调集重兵反扑。莫折念生所率义军最终在与魏西行台大都督萧宝夤的交战中失利,被迫退守小陇山(今甘肃省清水县),并在该地设防堵截陇道,阻止魏军继续深入。尽管暂时稳住局势,但整体力量已呈颓势。

          孝昌三年(527年),莫折念生遭遇内部变故,为叛徒杜粲暗杀,全家遇害。,起义随之陷入低潮。 由莫折大提发起、莫折念生继承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不仅沉重打击了北魏晚期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其政权的瓦解过程,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当时社会结构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信息:《天水通史》

【家庭成员】

父亲:莫折大提



【其他阅读】
=======

莫折念生~南北朝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524--527年在位)

2023年10月20日 18:44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南北朝    北魏    莫折念生~南北朝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524--527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