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俟丑奴



528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北魏末年

本名:万俟丑奴

姓:万俟

国号:“大赵

称帝都城: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年号:神兽 (一说神平)(528年七月—530年四月))

在位时间:528年七月—530年四月)
生卒:?=--530年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高平镇


【个人简介】

     万(mò)俟(qí)丑奴(?—530年),是北魏末年关陇地区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出生于高平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他在动荡的时局中崛起,成为反抗北魏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早年,万俟丑奴追随另一位起义军领袖胡琛,积极参与响应北方六镇起义的斗争。在胡琛战死之后,他继承了其军队指挥权,并逐步整合、节制各地起义部队,使得自身势力不断壮大,声势日益浩大,逐渐成为北魏政权的一大威胁。

           建义元年(公元528年)七月,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正式建立政权,国号为“大赵”,年号定为“神兽”。他仿效朝廷制度,设置百官机构,展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与政治抱负。在此期间,他攻占多地,曾击杀了东秦州刺史高之朗,并成功收降雍州刺史萧宝寅,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控制区域。 然而,随着势力的增长,他也引起了北魏朝廷的高度警惕。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万俟丑奴继续率军扩张地盘,却遭遇了来自陇西王尔朱天光、武卫将军贺拔岳以及大都督侯莫陈悦兄弟的联合进攻。面对多方军事压力,他的军队最终溃败,本人也在战斗中被侯莫陈崇生擒。其部众四散逃亡,起义政权随之瓦解。 不久之后,万俟丑奴被处决,首级被送往洛阳示众,标志着这场由他领导的关陇起义彻底失败。尽管如此,万俟丑奴作为北魏末年农民起义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中仍占据一席之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人民对现实统治的不满。




【事件经过】

       万俟丑奴(?—530年),是北魏末年关陇地区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出生于高平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崛起,成为北方民族反抗北魏统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朝廷对北方各族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日益加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大量农民因生计艰难而流离失所,阶级冲突空前激烈。在此背景下,北方六镇相继爆发了由军民发起的大规模起义。随后,高平镇敕勒族酋长胡琛率先率众起兵反魏,万俟丑奴当时正是胡琛麾下的一员重要将领。

      公元521年,胡琛在战斗中不幸身亡,万俟丑奴继承其遗志,接掌部众,成为起义军新的统帅。他带领军队转战关陇北部,多次重创北魏政府军,逐渐壮大实力,扩大影响。与此同时,另一支重要的起义部队——由莫折念生领导的队伍,在遭遇内部分裂、首领被叛徒杀害后,其残部也纷纷归附于万俟丑奴的指挥之下。至此,万俟丑奴成为关陇地区起义力量的核心人物,统领多支民族武装力量,形成强大的反魏势力。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七月,随着军事胜利和政治影响力的提升,万俟丑奴在高平正式称帝,建立政权,设置文武百官,标志着起义从地方性抗争上升为有组织的政治对抗。同年,恰逢波斯国遣使向北魏朝廷进贡异兽狮子,途经高平镇时被万俟丑奴截获。面对铁笼中威猛雄壮的狮子,万俟丑奴视之为天赐祥瑞,遂定年号为“神兽”,以此象征新政权的神圣与威严。 次年九月,万俟丑奴率军攻克东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斩杀刺史高之朗,进一步巩固了对关陇地区的控制。至此时,泾水、渭水之间的广大区域已基本处于万俟丑奴军队的实际掌控之中。北魏大将萧宝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率领部属向万俟丑奴投降,显示出北魏政权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已濒临崩溃。 这一时期,万俟丑奴的声势达到顶峰,对北魏中央政权构成极大威胁。北魏孝明帝对此忧心忡忡,甚至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 万俟丑奴的起义虽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他在北魏末年的政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那个风雨飘摇时代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春,北魏朝廷再次任命尔朱天光为统帅,贺拔岳与侯莫陈悦担任左右大都督,并作为副帅,统领大军向高平地区进发,意图平定地方叛乱。在成功攻占东秦州之后,叛军首领丑奴调整战略,率军转而侵扰关中地区。他亲率主力部队围攻岐州(今陕西凤翔),同时派遣其大行台尉迟菩萨、仆射万俟仵从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出发,南渡渭水,进攻北魏军队的外围营寨。 面对敌军压境,贺拔岳迅速率领一千骑兵前往救援。然而,此时尉迟菩萨已经攻破了外围防线,完成任务后撤回。为了诱敌深入,贺拔岳故意对尉迟菩萨所辖地区的吏民施以严酷手段,借此激怒对方。果然,尉迟菩萨闻讯震怒,遂率两万步骑大军屯驻渭河北岸,与贺拔岳隔河对峙。 贺拔岳采取示敌以弱的战术,成功迷惑了有勇无谋的尉迟菩萨。后者果然中计,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率骑兵渡河追击。

       正当敌军半数已渡之际,贺拔岳果断下令出击,趁其阵型未稳之时发起突袭,一举大败敌军,生擒尉迟菩萨,并俘获骑兵三千余人。随后,贺拔岳乘胜追击,挥师北上,收降渭河北岸留守的一万余名步兵,缴获大量军需物资,战果辉煌。 丑奴听闻尉迟菩萨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大为震惊,随即放弃对岐州的围攻,向北撤退至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并在安定城北的平亭建立营栅,以图抵御官军继续推进。与此同时,尔朱天光也率大军从雍州赶到岐州,与贺拔岳顺利会合,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四月初夏,天气逐渐炎热。北魏军队表面上在汧水与渭水之间歇兵牧马,并对外宣称:“夏季炎热,不利于作战,待秋凉再行出征。”这一信息有意被传递给丑奴的探子,使其误以为真。丑奴信以为真,放松警惕,仅派少量兵力据守险要之地,其余大军则解散为农,开始在细川(即今南川河,源出陕西麟游县,流经甘肃灵台县)流域耕田放牧,整个战场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 见时机成熟,北魏军秘密调集精锐,于黎明时分突袭丑奴设防的主要营栅,并将俘虏释放,令其传播“主栅失守”的消息,扰乱敌军士气。

       其他营栅得知主栅失守,纷纷陷入恐慌,误以为大局已定,遂不战而降。北魏军趁势推进,昼夜兼程,直逼安定城下。丑奴的泾州刺史见大势已去,献城投降。失去依托的丑奴仓皇撤离平亭,企图逃回老巢高平。 尔朱天光随即命令贺拔岳率领轻骑兵追击。丑奴一行刚逃至平凉,贺拔岳便已率部飞驰而至。尚未列阵迎战之际,贺拔岳麾下猛将侯莫陈崇策马冲锋,单枪匹马闯入敌阵,直奔丑奴而去。这位久经沙场的叛军首领,竟被侯莫陈崇的英勇气势震慑,措手不及之下被生擒于马上。其部众惊骇不已,不知所措,眼睁睁看着主帅被俘。待后续官军陆续赶到,叛军彻底崩溃,四散而逃。 此役不仅展现了北魏将领的战略智慧与果敢决断,也彰显了将士们的英勇善战,成为北魏平定内乱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关于姓氏】
     万俟(mò qí)姓 ,复姓,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个分支氏族,部落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政权并进入中原后被汉化,遂该部落以部落名为姓氏,逐渐形成万俟姓。另外,出自鲜卑族拓跋氏,为北魏时期鲜卑族的十大贵族姓之一,北魏献皇帝拓跋邻三弟的后裔也以万俟为姓。

【其他阅读】
=======

万俟丑奴~南北朝北魏关陇起义领袖(528年7月~530年4月在位)

2023年10月21日 12:5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南北朝    北魏    万俟丑奴~南北朝北魏关陇起义领袖(528年7月~530年4月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