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名敦可汗



48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
中文名:郁久闾豆仑

汗号:伏名敦可汗(自号)

年号:太平(485年-492年)

在位:(485年-492年在位)
生卒:?--492年
前任:郁久闾予成

继任:郁久闾那盖


个人简介

        郁久闾豆仑,生卒年不详,卒于公元492年,是柔然部落的重要首领之一。他出身于郁久闾氏家族,名为豆仑,是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的嫡子。作为柔然部落的核心人物,他在父亲郁久闾予成病逝后继位,成为柔然的可汗,统治时期约为七年。 在其短暂的在位期间,郁久闾豆仑面临着诸多内外挑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被部众所杀,结束了其短暂而充满波折的统治生涯。关于他的安葬地点,历史文献中并未有明确记载,因此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郁久闾豆仑的一生虽未能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辉煌的篇章,但他的经历却反映了当时柔然部落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与复杂。这一段历史也为后人研究柔然部落的政治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人物生平】
        郁久闾豆仑,出身于柔然的显赫家族郁久闾氏。他的全名是郁久闾豆仑,是柔然历史上著名的可汗郁久闾予成之子。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随着父亲予成的离世,豆仑正式继承了可汗之位,并自称为伏名敦可汗(也有记载为伏古敦可汗)。这一称号在汉语中意为“永恒”,同时他宣布改元太平,以彰显其统治下的和平与繁荣。 然而,豆仑的性格却与他的称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为人凶残暴虐,嗜好杀戮,这种性格使他在统治期间屡屡引发内部矛盾。柔然的大臣侯医垔与石洛候曾多次向豆仑进谏,希望他能够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建议他与北魏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联姻的方式避免战争,从而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然而,豆仑非但没有采纳这些建议,反而认为这是对他的挑衅。他愤怒地指控两位忠臣谋反,随即下令将他们处死,并夷灭三族。这一行为使得柔然内部人心惶惶,许多部众开始对豆仑的统治感到失望,甚至心生离意。

         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宏决定对柔然展开军事行动。他派遣阳平王元颐与左仆射陆叡共同担任都督,率领包括斛律桓在内的十二位将领,统帅七万精锐骑兵,浩浩荡荡地向柔然进发。与此同时,柔然内部也出现了动荡。高车族副伏罗部落的首领阿伏至罗率领十余万人马向西逃离,自立为王,这一事件进一步削弱了柔然的实力。 面对分裂的局面,豆仑与其叔父那盖分别采取行动试图挽回局势。豆仑从浚稽山的北面出发,一路向西追击叛军;而那盖则从金山出兵。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让豆仑颜面尽失。他屡次被阿伏至罗击败,而那盖却接连取得胜利。柔然的部众因此普遍认为那盖得到了上天的庇佑,纷纷提议推举他为新的首领。那盖起初并不愿意接受这一提议,他表示自己连做一个合格的臣子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成为一国之君。然而,在部众的强烈要求下,那盖最终接受了这一安排。为了确保权力的顺利交接,部众设计杀害了豆仑及其母亲,并将他们的尸首呈献给那盖。至此,那盖正式继位,柔然的历史也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史籍记载】
《魏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九十一》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豆仑性残暴好杀。

【家庭成员】

父亲: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

 

【其他阅读】
=======

郁久闾豆仑~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八任可汗(485年-492年在位)

2025年5月27日 16:50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其它国家    柔然汗国    柔然    郁久闾豆仑~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八任可汗(485年-492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