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东山》
第一章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第二章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第三章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第四章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一、核心解析
主题与背景 《豳风·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位士兵在征途中归乡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亲人深切的思念。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情绪,尤其是“零雨其濛”的阴雨意象,贯穿全篇,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象征着征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二、艺术特色
复沓结构:全诗四章皆以相同的四句起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加深了情感的渲染力。 意象对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对比手法,如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勿士行枚”(不再征战)与“亲结其缡”(婚礼场景)形成鲜明对照;荒芜与生机的对比——如“伊威在室”(荒凉景象)与“仓庚于飞”(春日生机)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情绪反差。
三、关键句解读
“我心西悲”:归途中的“西悲”不仅是地理方向的指向,更是情感的归依,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牵挂。 “其旧如之何”:以新婚的喜悦回忆反衬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历史争议 关于周公东征的历史真实性,学界尚存争议。然而,这首诗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历史细节的准确,而在于它以个体视角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征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四、难解字词释义
慆慆:形容时间久远,与“滔滔”同义,表示漫长的归途。 蜎蜎者蠋:指蜷曲的野蚕,象征征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熠耀宵行:指夜晚的萤火虫闪烁微光,象征荒凉中的一丝希望与温暖。
本诗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战争题材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