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恂~十六国西凉末代国君(420年九月--421年三月在位)
李恂
个人简介
李恂(生卒年不详,约卒于421年),字士如,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他是西凉开国君主凉武昭王李暠的儿子,同时也是西凉第二代君主李歆的弟弟。作为西凉末代国君,李恂在位时间极为短暂,仅从公元420年至421年。 在哥哥李歆统治时期,李恂曾担任敦煌太守一职,负责管理西凉的重要边疆地区——敦煌。敦煌地理位置特殊,既是西凉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防御外敌的战略要地。李恂在此期间以贤明的治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支持和尊敬。
永初元年(420年),北凉军队发动对西凉的猛烈进攻,最终击败了西凉主力,并杀害了当时的君主李歆。随后,北凉军队迅速攻占了西凉的都城酒泉,李恂及其兄弟被迫逃亡至北山一带避难。然而,几个月后,由于北凉新任命的敦煌太守索元绪施政残暴,导致民心尽失,而李恂在敦煌任职时的良好声誉重新被民众记起。于是,敦煌地方豪强宋承等人秘密迎请李恂返回敦煌,驱逐了索元绪。李恂顺利进入敦煌后,被当地军民拥立为新的君主,自称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并改年号为“永建”。 然而,李恂的统治并未持续太久。
刘宋永初二年(421年),北凉君主沮渠蒙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遣大军前来讨伐。北凉军队抵达敦煌后,采取了引水灌城的战术,试图迫使李恂投降。面对强大的敌人,李恂选择坚守城池,拒绝出战。然而,随着城内局势日益恶化,李恂的部下最终选择了投降北凉军队。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北凉军队趁机发动总攻,成功攻克敦煌。李恂见大势已去,遂选择自杀以示忠诚,至此西凉彻底灭亡。 李恂虽然在位时间极短,但他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地方民众对于仁政的渴望。尽管未能挽救西凉的命运,但他在敦煌时期的善政以及面对强敌时的坚毅表现,仍然为后人所铭记。
【人物生平】
逃往北山
李恂,作为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儿子,同时也是西凉后主李歆的弟弟,在西凉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李歆在位期间,李恂被委以重任,担任敦煌太守一职,守护着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历史的风云变幻莫测。这一年,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发动了一场针对西凉的战争。在这场战役中,西凉后主李歆于蓼泉与沮渠蒙逊的军队展开激烈交锋,然而不幸的是,西凉军遭遇惨败,李歆最终被沮渠蒙逊所杀。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西凉国力的重大转折,也直接改变了李恂的命运轨迹。 随着战局的发展,沮渠蒙逊的军队迅速攻占了西凉的都城酒泉。在此危急关头,李恂的兄长李翻等人选择向西撤退,前往敦煌投靠李恂。然而,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日益严峻的局势,李恂及其追随者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放弃敦煌,带领残部逃往北山,以此寻求一线生机。与此同时,沮渠蒙逊为了巩固对敦煌的控制,任命索嗣之子索元绪为代理敦煌太守,从而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全面接管。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不仅记录了李恂个人的坎坷经历,也折射出当时各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与变迁。
拥立为主
李恂担任敦煌太守期间,他以仁政治民,对百姓关怀备至,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爱戴和尊敬。然而,当新任敦煌太守索元绪到任后,其施政风格却与李恂截然不同。索元绪为人粗暴凶狠,行事阴险且嗜好杀戮,这种统治方式迅速失去了民心,使得敦煌的百姓对其怨声载道。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的冬季,敦煌的民众再也无法忍受索元绪的残暴统治。于是,当地居民宋承、张弘秘密联络了前任太守李恂,并向他发出邀请信,请他返回敦煌重新主政。接到请求后,李恂果断行动,率领数十名骑兵进入敦煌城。面对这一局势,索元绪仓皇向东逃窜,最终撤退至凉兴。 随后,宋承等人共同推举李恂为新的领袖。李恂接受拥立后,自称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并将年号改为“永建”,以此宣告一个新的政权阶段的开始。然而,这一变局很快引起了周边势力的注意。沮渠蒙逊得知消息后,立即派遣自己的世子沮渠德政率军进攻敦煌,企图夺回对该地区的控制权。 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李恂采取了坚守策略。他命令部下紧闭城门,严阵以待,避免贸然出城迎战。通过这种方式,李恂试图利用坚固的城防来抵御外敌的入侵,同时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李恂的领导才能,也体现了他在危急时刻冷静应对的能力。
城破自杀
永初二年,即公元421年的春天,北凉国主沮渠蒙逊亲自率领两万精锐兵众,对敦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同年三月,沮渠蒙逊指挥军队,在敦煌城的东、西、南三面修筑起长长的堤坝,意图通过引水灌城的方式将敦煌彻底围困。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敦煌守将李恂曾一度提出投降请求,然而沮渠蒙逊却并未接受,他显然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虑。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李恂麾下的大将宋承等人突然发动叛变,他们献出城池,向沮渠蒙逊投降。局势骤然转变,李恂见此情形,迅速组织了一千名精锐壮士,试图通过连接木板搭建桥梁的方式秘密前往决堤,以解城内之危。然而,这一计划最终未能成功。沮渠蒙逊迅速率军迎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北凉军队成功攻克了敦煌城。绝望之中,李恂选择了自杀,标志着西凉政权的正式灭亡。随后,沮渠蒙逊下令对城内进行了残酷的屠城行动,这一行为也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幕。
《晋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历史评价】
房玄龄《晋书》:“恂在郡有惠政
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恂在敦煌在惠政
【家族成员】
高祖:李柔,前凉北地太守(汉朝名将李广的十四世孙)
曾祖:李弇,前凉武卫将军、安世亭侯。
祖父:李昶,字仲坚。西凉时期追尊“简王”。
父亲:李暠,西凉武昭王。
生母:不详。
嫡母:尹氏(尹夫人、尹皇后)。
兄弟:
1.李谭,李恂长兄,初为太子,早卒。
2.李歆,李恂次兄,西凉后主。
3.李翻,李恂之兄,酒泉太守。
4.李预,新城太守。
5.李密,羽林右监。
6.李眺,左将军。
7.李亮,右将军。
姐妹:李敬爱,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