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昌~南北朝.十六国时期胡夏第二位君主(425--434年在位)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16】‌胡夏‌    赫连昌~南北朝.十六国时期胡夏第二位君主(425--434年在位)









赫连昌



42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十六国
字:还国
本名:赫连昌
别名:废帝、赫连折、夏昌秦王
封号:会稽公、秦王(皆为北魏封)

出生地:朔方郡朔方县(今陕西省靖边县)
生卒:?-434年
在位:(425年八月-428年二月)
年号:承光(425年八月-428年二月)
前任:武烈帝赫连勃勃
继任:赫连定


个人简介

    夏朝的昌秦王赫连昌(生卒年不详,逝世于434年),又名折,字还国,是十六国时期胡夏政权的重要君主之一。他出身于匈奴铁弗部,为胡夏开国君主赫连勃勃的第三子。在赫连勃勃在位期间,赫连昌因才华出众而备受器重,并被封为太原公。这一封号不仅彰显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体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与军事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胡夏王朝的关键人物,赫连昌在其父统治时期便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为胡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生平事迹虽多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但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仍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内容。特别是在胡夏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赫连昌的名字始终与这段波澜壮阔的时代紧密相连。


 

【人物经历】

          胡夏真兴六年(公元424年),胡夏国君赫连勃勃决定废黜太子赫连璝,改立酒泉公赫连伦为新的继承人。然而,这一决定引发了巨大的动荡。赫连璝得知后,迅速发动军队进攻赫连伦,并成功将其诛杀。随后,赫连昌又出手平定了这场混乱局势,将赫连璝铲除。至此,赫连勃勃重新确立了继承人,正式册立赫连昌为太子。 真兴七年(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逝,赫连昌顺利继位,登基后改元为“承光”,开启了他短暂而波折的统治时期。

         承光二年(公元426年),北魏对胡夏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迅速攻克长安,沉重打击了胡夏政权。次年(公元427年),北魏继续推进,攻占了胡夏的都城统万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在这一系列战败之后,赫连昌被迫撤退至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以图喘息与重整旗鼓。到了承光四年(公元428年),北魏再次发兵攻打上邽,在激烈的会战中,赫连昌因坐骑失蹄坠地,最终被北魏军俘虏。 赫连昌被俘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并未将其视为敌人,而是给予了相当高的礼遇。不仅安排他在西宫居住,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赫连昌,封其为会稽公。此外,拓跋焘还经常让赫连昌随侍左右,甚至在狩猎时二人时常并肩骑行。由于赫连昌素以勇猛著称,拓跋焘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到了北魏神麚三年(公元430年),赫连昌又被进一步封为秦王,地位愈发显赫。

         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赫连昌突然叛离北魏,试图向西方逃亡以恢复故国。但在途中,他被北魏军队抓获,并遭到格杀,结束了其充满戏剧性的一生。赫连昌的故事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也展现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家庭成员】

父亲:武烈帝赫连勃勃

妻子:始平公主,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太武帝拓跋焘之妹。《晋书 列传第一》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帝闻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将废之。充华赵粲从容言曰:“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自当差。愿陛下察之。”其后杨芷亦为之言曰:“陛下忘贾公闾耶?”荀勖深救之,故得不废。惠帝即位,立为皇后,生河东、临海、始平公主、哀献皇女。

【其他阅读】
=======
2025年4月30日 11:3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