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姬姓诸侯国秦朝
邓国~历夏、商、周三代,先后为登姓、姒姓、子姓、隗姓和曼姓所取代。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商末至春秋初期(约公元前1264年—前678年)‌
02.中文名:邓国‌
03.别称:曼姓邓国、邓侯国‌
04.国号:邓‌
05.爵位:侯爵(西周时期)‌
06.开国君主: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公(曼姓)‌

07.首都:
商周时期:今河南省邓州市(一说湖北襄阳邓城)‌
西周迁都后:湖北襄阳西北邓城‌
08.主要城市:
邓城(今湖北襄阳邓城村)‌
4穰邑(今河南邓州)‌
09.政治体制:诸侯分封制‌
10.国土面积:约汉水流域至南阳盆地部分区域‌
11.存续(前1264年—前678年)‌
12.相邻国家:
北:申国、吕国‌
南:楚国、巴国‌
东:随国‌
13.末代君主:邓祁侯(邓侯)‌

 
 

邓国历史沿革考辨
一、炎黄时期:邓部落的起源与迁徙
1.部落形成与早期活动
时间:黄帝时期(约前2700年)。
事件:
邓伯温作为黄帝重臣,率邓部落参与涿鹿之战击败蚩尤,成为黄帝部落联盟核心成员。
部落活动区域:今山东兖州一带(“邓之墟”)。
文献依据:
《太平御览》卷78:“有妫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生炎帝。”
《路史》:“黄帝臣邓伯温国,当在兖州府境。”

2.夏初西迁与姒姓邓国建立
时间:夏帝仲康时期(约前2070年)。
事件:
邓部落随夏禹势力西迁至河南登封、邓州一带,姒姓邓国建立。
邓州因“邓林”传说(夸父弃杖化林)得名。
地理争议:
部分文献指向河南孟州(“河北之邓”),另一说为河南邓州。

 

二、商代:子姓邓国的兴盛与南迁
1.武丁分封与子姓邓国建立
时间:商王武丁时期(约前1240年)。
事件:
武丁封叔父曼季(子姓)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都城在今河南邓州林扒镇。
职能:作为商王朝南土屏障,防御荆楚。

文献依据:
《元和姓纂》:“邓,曼姓,殷时侯国也。”
《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

 

2.商末动荡与南迁
时间:商代晚期(约前11世纪)。
事件:
邓人因战乱南徙至河南郾城东南,后再迁至南阳盆地。
考古佐证:
邓州八里岗遗址发现新石器至商周文化层,印证邓国核心区。

 

三、周代:周室屏障与联姻外交
1.周初分封与地位提升
时间:周武王时期(前1046年后)。
事件:
邓国归顺周室,被封为侯爵,成为周王朝南土屏障。
与周王室联姻:周成王派大夫盂慰问邓伯。
铭文证据:
盂爵铭文:“王令盂宁邓伯。”

 

2.西周中期至春秋的繁荣
时间: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前9世纪-前7世纪)。
事件:
邓国君主称“公”,地位显赫,与郑、楚联姻。
典型事件:
前703年:楚巴联军伐邓,邓师大败。
前688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国大夫建议杀楚王未果。

 

四、春秋晚期:楚国扩张与邓国灭亡
1.灭亡时间与过程
时间:前678年(楚文王十二年)。
事件:
楚文王以“假途灭虢”之计借道邓国,回师攻灭邓国。

 

文献记载:
《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2.邓国遗民与姓氏播迁
时间:邓国灭亡后。
事件:
邓侯子孙以国为氏,形成邓姓主源。
部分邓人南迁至湖北襄阳,形成邓城遗址(襄樊)

 

关键争议与学术焦点
1.邓国地望争议:
河南邓州说:《明嘉靖邓州志》《元和姓纂》支持,商周邓国核心区在邓州。
湖北襄阳说:部分文献提及春秋邓国都城在襄阳邓城,可能为周代南迁后都城。
2.邓姓起源争议:
子姓说:主流观点认为邓姓源自商代曼季封邓。
姒姓说:夏代邓国遗民改姓说

 
【其它阅读】

=====

邓国(dèng guó‌)古代诸侯国 周代曼姓诸侯国(约公元前1264年~~约公元前678年)

2025年9月26日 10:50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公元前    十九 曼姓诸侯国    邓国(dèng guó‌)古代诸侯国 周代曼姓诸侯国(约公元前1264年~~约公元前6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