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朝之东周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 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自卫。
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  。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  。东周国与西周国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西周国为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周亡。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  。
        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夏朝兴衰的重要转折】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世袭王朝,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的重要阶段。其中,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是夏朝历史上的两个关键事件,不仅反映了早期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也展现了华夏族群在动荡中重建秩序、恢复统一的历史进程。 夏启去世后,其子太康继承王位。然而,太康沉迷于游乐与狩猎,长期不理朝政,导致夏部族的权威逐渐削弱。

          此时,东方的夷族之一——有穷氏趁机向西扩张势力。有穷氏的首领羿,是一位以善射闻名的英雄人物。他率领部族从东部属地鉏迁徙至夏都附近的穷石,并与当地夏人通婚,逐步建立起有穷氏政权。在夏朝民众的支持下,羿最终夺取了政权,太康被迫逃亡至斟鄩氏所在的斟鄩地区。

          尽管掌握实权,羿并未自立为王,而是拥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傀儡君主。实际上,国家大事皆由羿主导。此举引发部分部落的不满,尤其是负责天文历法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的统治。羿指责他们扰乱历法、贻误农时,遂派遣将领胤率军讨伐,并在出征前发布誓师之辞《胤征》,最终成功平定叛乱。 仲康去世后,其子相继位。然而,随着羿的权力进一步集中,相被迫投奔与夏同源的斟鄩、斟灌二氏。

         自此,羿正式独揽王权。然而,羿本人同样沉迷于射猎,荒废政事,且疏远忠臣如武罗、伯困、龙圉等人,反而重用曾被伯明氏驱逐的寒浞。寒浞年少时因散布谣言被逐,后投奔羿,逐渐获得信任并掌握大权。 寒浞势力日益壮大后,趁羿外出狩猎之机,将其杀害,并诛杀其家人,霸占其妻,生下豷与浇两个儿子。寒浞将戈地封给豷,将过地封给浇。浇奉命率军先后攻灭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死藏身于斟鄩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有身孕,她从墙洞逃出,回到母族有仍氏避难,不久后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自幼聪慧,成年后在有仍氏担任牧正。浇得知少康的存在后,派兵追杀有仍氏,少康被迫逃亡至有虞氏(舜之后裔),担任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给少康,并赐予田地一成、民众一旅,还将纶城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此为据点,逐步组织起夏朝遗民,设立官职、分派任务,并派遣女艾潜入浇的政权中搜集情报,为复兴夏室做准备。 与此同时,曾效力于夏朝的遗臣靡,在有鬲氏避难期间得知少康的复国计划,遂带领斟灌、斟鄩的残余部众与少康会师,共同讨伐寒浞。经过联合作战,他们成功击败寒浞,恢复夏朝政权,重新拥立少康为夏后。

         随后,少康派其子杼攻灭豷于戈地,又在过地击败浇,彻底铲除了寒浞的势力。至此,统治中原长达三代四后的东夷有穷氏政权覆灭,历时四十年的“无王时期”宣告结束,史称“少康中兴”。 少康之子杼(亦作“予”)继位后,深知东夷对夏室的不满情绪仍未完全平息,为稳固东方局势,他将都城由原地迁至老丘,并重视军事发展,加强武器与兵甲的制造。古籍中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记载,足见其对军事装备的重视。杼还亲自率军讨伐东夷,扩展疆域,据传曾获得象征祥瑞的九尾狐。在他的治理下,夏朝疆域扩展至东海(今黄海)之滨,国势达到鼎盛时期。

         夏人对杼极为尊崇,为其举行“报祭”,《国语·鲁语》中评价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他全面继承并发扬了大禹的功业。 杼之子槐继位后,东夷各部逐渐与夏朝达成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九个部落,居于淮河、泗水流域,定期向夏后纳贡,表示臣服。槐去世后,其子芒继位;芒去世后,其子泄继位。

        在这一时期,东夷与夏人逐步融合,文化上趋于统一。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方拓展势力,并对归附的方国部落进行封土授号,为后世诸侯制度的雏形奠定了基础。泄去世后,其子不降继位,曾多次率军征讨西方的九苑之地,进一步巩固夏朝的边疆。 综上所述,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再到杼、槐、芒、泄等后继者的治理,夏朝不仅经历了政权的动荡与重建,更在与东夷各部的冲突与融合中不断巩固自身统治,奠定了华夏文明早期统一与发展的基础。

       这一段历史不仅是夏朝兴衰的缩影,更是中华文明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的生动写照。

 

【其他阅读】

宝儿网地图

002.【朝代帝王世系

001.【全国省市简介


============
 

周朝之东周

2022年12月31日 03:01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周朝    东周    周朝之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