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炽
【526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
本名:陈双炽
封号:始建王(自称)
年号:始建(六月--?)
主要成就:聚众造反
【事件经过】
陈双炽,原为蜀地人,后于北魏时期迁居绛县。在北魏孝明帝元诩统治期间,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六月,陈双炽因不满时局,在绛县聚众起兵,反叛朝廷。
他自立为王,改元“始建”,史称“始建王”。 面对此次叛乱,北魏朝廷迅速作出反应,孝明帝任命时任代理镇西将军的长孙稚为讨蜀都督,率军前往平定。当北魏大军抵达绛县之时,长孙稚麾下的别将薛义率先行动。他率领一支轻骑兵快速逼近陈双炽的阵营,并亲自前往劝降,向其陈述利害关系,晓以大义。 在权衡局势之后,陈双炽决定接受招安,放弃抵抗,归顺朝廷。至此,这场由陈双炽领导的短暂叛乱仅持续了一个月便宣告平息。
关于陈双炽投降之后的命运,史书未有详细记载,其后事迹已不可考。然而,朝廷对在此事件中表现突出的薛义予以嘉奖,任命其为龙门镇将,以表彰其临阵劝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绩。 长孙稚亦因此次平叛有功,被授予平东将军之职,并恢复了其原有的上党公爵位。此后,他在朝中地位日益显赫,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并受封为上党王,成为北魏晚期的重要将领与政治人物之一。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反映了北魏末期地方动荡与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也展现了当时将领在处理边疆与内乱问题上的策略与智慧。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