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获、郑辩,
【527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北魏)
中文名:刘获
民族:汉族
在位:527年
年号:天授(527年七月)
生卒:?--527年
出生地:北魏陈郡(今河南项城)
成就:西华起义首领
事件结果:兵败被杀
【事件经过】
刘获(?—527年),北魏时期陈郡(今河南项城)人。公元527年七月,刘获与同乡郑辩在西华起兵反魏,自立年号为“天授”,并暗中与南朝梁国谯州刺史湛僧智合谋,意图联合对抗北魏政权。 面对这一局势,北魏朝廷迅速作出反应,任命时任东豫州(今河南息县)刺史、谯国人(今安徽亳州)曹世表为东南道行台,负责统领军队前往讨伐刘获。
由于刘获势力一时声势浩大,加之官军多由残兵败卒组成,士气低迷,诸将皆畏惧不前,不敢轻易出战。 此时,曹世表虽因背部生疮,行动不便,仍坚持坐车亲赴前线,召集统军是云宝,并向其分析战局。他指出:“敌军虽众,但若我军能出其不意发动突袭,则可一战而胜。刘获、郑辩虽在地方百姓中有一定名望,然一旦被击溃,湛僧智必无心恋战,自然退走。”随后,曹世表精心挑选精锐兵力交予是云宝指挥,并制定夜袭计划。
当夜,是云宝率军悄然出城,于黎明时分突然对刘获部发起猛烈进攻。此役大败刘获军队,官军乘胜追击,毫不松懈,最终将刘获及其余党尽数歼灭,叛乱得以平定。 此次战役不仅展现了曹世表卓越的军事谋略和临危不乱的统帅风范,也彰显了北魏在动荡时期维护政权稳定的能力。
天授的意思是:上天所授,引申指与生俱有的秉赋。“天授”是北朝刘获和郑辩、武周武则天、大理段正淳、日本长庆天皇等的年号。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其他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