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谷浑拾寅



452年

【基本信息】

全名:吐谷浑拾寅
封号:河南王(刘宋封)、西平王(北魏封)
所处时期:南北朝
民族族群:鲜卑族(吐谷浑)
生卒:?--481年
在位时间:453年 至 481年
前任:吐谷浑慕利延
继任:度易侯
最高官职: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刘宋授);骠骑大将军(南齐授);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北魏授)


个人简介

       拾寅(?--约卒于481年),是吐谷浑的第十二任国王。作为西平王慕利延的侄子,他在叔父之后继承了王位,并承袭了西平王的封号,成为吐谷浑部落的首领。 在其统治期间,他延续了吐谷浑一贯的治理传统,致力于巩固部族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同时积极应对周边势力的变化,努力维持吐谷浑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独立与繁荣。拾寅的继位标志着吐谷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传承阶段,他的领导为这一时期的部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经历】

           吐谷浑拾寅是西平王慕利延的侄子,于453年承袭西平王之位成为国王,在位时间为453年至481年。其父为树洛干。拾寅在位期间居住于伏罗川,并在此地修筑宫殿与城池,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他个人信奉佛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在当地的文化传播。 在其统治时期,吐谷浑与北魏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经常向北魏进贡,以示臣服。因此,北魏封他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及西平王。同时,拾寅也积极与其他政权建立联系,他曾向刘宋进贡,被刘宋封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以及河南王,彰显了他在当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拾寅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460年,北魏派遣拓跋新成与南郡公李惠分两路袭击吐谷浑,拾寅被迫退守南山,损失了二十万头骆驼和马匹,对国家实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470年四月十五日,北魏长孙观与拾寅在曼头山展开激烈交战,拾寅最终战败逃走。随后,长孙观焚烧了拾寅所居住的城池后返回。不久之后,拾寅派遣其别驾康盘龙前往北魏进贡,却被献文帝囚禁于监牢。此外,拾寅还曾攻打北魏的浇河地区,试图挽回局势。

           473年,北魏再次派长孙观与广川公皮欢喜联合进攻吐谷浑。面对强大的敌人,拾寅选择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去求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次年,即474年,拾寅又派儿子费斗斤作为侍子前往北魏,并向北魏进贡,以此稳固两国关系。

        479年,南齐建立,拾寅迅速调整外交策略,向南齐朝贡,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拾寅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展现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努力维持吐谷浑的独立与发展。 综上所述,吐谷浑拾寅在其统治期间,不仅致力于内部建设,还在外交上多方周旋,力求巩固吐谷浑的地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他通过灵活的政策,在乱世中为吐谷浑争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家庭成员】

祖父:吐谷浑视罴

父亲:吐谷浑树洛干

儿子:吐谷浑度易侯

【其他阅读】
=======

吐谷浑拾寅~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第十二任国王(453年-481年在位)

2025年5月13日 13:3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五胡    2,鲜卑族    3鲜卑.慕容吐谷浑部落    吐谷浑拾寅~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第十二任国王(453年-481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