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那瓌



520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北魏)

本名:阿那瓌

别名:朔方郡公、蠕蠕王
民族族群:柔然人

都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百灵淖乡‌)

在位:520--552年
生卒:472年--552年

前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

继任:铁伐


【个人简介】

         阿那瓌(?-552年),姓郁久闾氏,是朔方(今蒙古国境内)的茹茹族人。作为北魏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成为了柔然的第十二位可汗,其统治时期为公元521年至552年。值得一提的是,阿那瓌的可敦(即柔然可汗的配偶)是吐谷浑公主。 在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阿那瓌继任柔然可汗之位,但当时部族内部动荡不安,内乱频发。为了寻求稳定与发展,阿那瓌决定归降北魏孝明帝元诩,并因此被封为朔方郡公和蠕蠕王。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柔然与北魏之间的关系,也为阿那瓌赢得了重要的政治支持。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阿那瓌参与平定了北魏境内的六镇起义,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与领导力。在此之后,他自号“敕连头兵豆伐可汗”,并亲自率领使团前往洛阳朝贡。由于他在维护北方边境安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赏识与信任。 随着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阿那瓌巧妙地利用东西魏对峙的局势,通过联姻等方式加强与双方的关系。这一时期,柔然逐渐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发展内政,推动国家向更加文明的方向迈进。

         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柔然遭遇了突厥伊利可汗的强大攻势,最终战败。面对失败,阿那瓌选择自杀殉国,柔然帝国也随之走向衰亡。阿那瓌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的统治既见证了柔然的辉煌,也亲历了这个古老游牧民族的没落。


【继位之争】

          阿那瓌(guī)(公元472年-公元552年),出自郁久闾氏,自称为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是亚洲蒙古草原地区古代国家柔然的第十三位君主。阿那瓌是丑奴之弟,伏图之子。 在柔然内部发生权力争斗之时,丑奴被其母候吕陵氏杀害。

         公元520年,阿那瓌继位为可汗。七月,他遭到了族兄俟力发示发的背叛,被迫率众进入北魏境内,依附于北魏,并驻守怀朔镇,仍保留“汗”的称号。北魏朝廷封他为朔方郡公、蠕蠕王。俟力发婆罗门发兵击败了叛乱者俟力发示发,后者逃至地豆于部落后被杀。

        521年,北魏促成俟力发婆罗门让位于阿那瓌。然而,阿那瓌对回国持谨慎态度,仅假意派遣大臣南下迎接。与此同时,俟力发婆罗门遭到高车王伊匐的打击,被迫逃往凉州归降北魏,最终被安置在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随后,柔然各部数万人迎回了阿那瓌,使他重新掌控柔然政权。

         公元523年,北魏爆发六镇之乱,阿那瓌应北魏之召,在公元525年派军南下协助平定叛乱,成功击溃破六韩拔陵所部及将领破六韩孔雀。此役之后,柔然逐渐恢复元气,不仅击败了高车部落,还与北魏保持了长期的贡赐关系。随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方势力都争相争取柔然的支持。在此背景下,阿那瓌的兄弟塔寒娶了西魏的化政公主;他的长女嫁给了西魏文帝元宝炬;孙女邻和公主闾叱地连则嫁给了东魏高欢之子高湛;另一位女儿蠕蠕公主成为高欢的妻子;而他的儿子庵罗辰则娶了东魏兰陵公主。此外,阿那瓌还加强了与南朝的联系,与南梁通好,并仿照中原官制设立了侍中、黄门等职务,任命齐人淳于覃为秘书监、黄门郎。 然而,柔然的强盛地位受到了新兴势力突厥的挑战。公元546年,铁勒部落联合东征柔然。途中,突厥可汗土门突然袭击联军并取得大胜,收降铁勒部众五万余户。土门凭借突厥的强大实力,要求阿那瓌将公主下嫁给他,但阿那瓌对此感到愤怒并拒绝,甚至羞辱突厥为柔然的“锻奴”。此举激怒了土门,他下令杀害柔然使者,并遣使向西魏求婚。

        公元552年正月,土门发动军队进攻柔然,在怀荒镇北面大败柔然军。面对失败和困境,阿那瓌选择自杀身亡。其子庵罗辰投奔北齐,余众拥立阿那瓌的叔父邓叔子为新的柔然国主。 阿那瓌的女儿分别嫁给了西魏文帝元宝炬和东魏权臣高欢,即西魏悼皇后和蠕蠕公主,进一步巩固了柔然与周边政权之间的政治联盟。阿那瓌死后,其子投奔北齐,铁伐可汗(堂侄)被拥立为可汗,在位1年,

 

 

 


【亲属成员】
父亲:郁久闾伏图,柔然可汗。
哥哥:郁久闾丑奴,柔然可汗。

妻子:吐谷浑公主

长女:郁久闾氏,嫁给西魏文帝元宝炬,成为西魏悼后。
女儿:蠕蠕公主,嫁给齐神武帝高欢。
孙女:邻和公主,嫁给高欢第九子高湛。

【其他阅读】
=======

阿那瓌~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十二任可汗(520-552年在位)

2025年6月23日 12:41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其它国家    柔然汗国    柔然    阿那瓌~南北朝时期柔然第十二任可汗(520-552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