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皇帝元宝炬



53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南北朝(西魏)
全名:元宝炬
字:子明
谥号:文皇帝
封号:邵县侯、南阳郡王(即位前) [6]
年号:大统 大统((535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551年3月28日农历三月初六)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生卒:507年~551年3月28日
逝世地:乾安殿(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在位时间:535年 至 551年
前任:北魏孝武皇帝元修 [9-10]
继任:西魏废帝元钦(无庙谥,仅以废帝称之)
主要成就:西魏开国皇帝

陵墓:永陵(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东北


【个人简介】

         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07年—551年3月28日),字子明,鲜卑族人,是西魏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临洮王元愉之子,母亲为杨奥妃。作为皇室后裔,元宝炬自幼生长于贵族之家,但其人生经历却颇为坎坷。 元宝炬性格轻浮急躁,行为不够稳重,沉湎于酒色之中,缺乏帝王应有的庄重与自律。早年因其父元愉谋反失败,受到牵连,被幽禁于宗正寺多年,失去了自由。直到北魏孝明帝即位之后,才得以恢复身份,重新编入宗室属籍,开始步入仕途,最初担任直阁将军一职。 随着北魏政局更迭,元宝炬的地位也逐步提升。北魏孝庄帝即位后,他被封为南阳郡王。到了孝武帝时期,元宝炬历任太尉、侍中,并进位为太保、尚书令,授开府仪同三司,出任中军大都督,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在北魏末年的动荡局势中,孝武帝与权臣高欢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决裂。元宝炬随孝武帝逃往长安,投靠掌握实权的宇文泰。在此期间,他被任命为太宰、录尚书事,继续发挥政治影响力。孝武帝去世后,元宝炬在宇文泰等人的拥戴下继位称帝,改元“大统”,正式建立西魏政权,成为开国之君。 元宝炬在位期间,虽然名义上为皇帝,但实际上朝政多由权臣宇文泰掌控。他在位十七年,年号“大统”贯穿始终。

      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元宝炬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五岁。其遗体安葬于永陵,谥号“文皇帝”,庙号文帝。皇太子元钦继承帝位,延续西魏统治。 元宝炬的一生,既是北魏末年政局变迁的缩影,也是西魏政权建立初期权力格局的真实写照。尽管他在个人操守和治国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但作为西魏的奠基者之一,其历史地位仍不可忽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元宝炬出生于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嫡孙,京兆王元愉与妃子杨奥之子。自幼出身皇族贵胄,身世显赫,然而命运多舛,早年便经历了家族变故的重大打击。 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元宝炬的父亲元愉在担任冀州刺史期间,因不满朝政而起兵谋反,自立为帝,并大肆诛杀不肯追随其叛乱的无辜官员,造成极大动荡。然而这场叛乱仅持续一个多月便以失败告终,元愉兵败被俘,在押送途中自杀身亡(一说为他人所杀)。受此牵连,年幼的元宝炬亦被牵连入狱,幽禁于宗正寺。直至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元宝炬才得以释放,并重新归入宗室属籍,恢复了皇族身份。 此后,元宝炬逐渐步入仕途。在正光年间,他担任直阁将军,负责皇宫宿卫。当时正值北魏孝明帝元诩在位,灵太后临朝听政。灵太后宠信奸佞,宫闱混乱,朝纲不振。元宝炬忠心耿耿,与孝明帝密谋铲除那些祸乱朝政的权臣小人。然而计划泄露,导致元宝炬被罢免官职,政治生涯一度陷入低谷。 进入武泰年间,元宝炬再次受到重用,封为邵县侯。永安三年(公元530年),进爵为南阳王,地位愈加尊崇。到了永熙元年(公元532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元宝炬被任命为太尉、侍中,参与朝政要务。次年(公元533年),又升任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并兼任尚书令,成为朝廷重臣之一。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七月,北魏内部矛盾激化,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彻底决裂。高欢率军从晋阳南下,意图控制朝廷。面对强敌,元修无力抗衡,遂决定放弃洛阳,率领部分亲信和宗室成员西迁关中,投奔实力派将领宇文泰。此举标志着北魏政权正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两大政权。 元宝炬随孝武帝一同入关,继续效忠新政权。元修任命他为太宰、录尚书事,委以重任,寄予厚望。元宝炬自此成为西魏政权的重要支柱人物之一,为其后建立西魏乃至北周的历史进程奠定了基础。
 


登基为帝

       元修与元宝炬之妹元明月长期姘居,甚至发展出超越伦理的乱伦关系。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元明月被破格册封为公主,享受了本不该属于她的尊荣地位。然而,这段违背纲常的行为并未得到朝中重臣的认可,尤其是掌握实权的宇文泰对此深感厌恶,认为其严重败坏了皇室声誉。 出于整顿朝纲、肃清风气的目的,宇文泰暗中授意元宝炬等元氏亲王采取行动。最终,元明月被秘密抓捕,并随即处决。

         这一决定虽然手段严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政局,遏制了皇室内部道德失序的蔓延。 消息传至元修耳中后,他极为愤怒与不满,情绪波动剧烈,时常做出诸如弯弓射箭、怒砸桌案等过激行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与不安。面对元修日益失控的表现,宇文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元修难堪大任,已不适合继续担任皇帝之位。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二月,宇文泰下令毒杀元修,结束了这位北魏末代皇帝的生命。随后,他改立元宝炬为帝,标志着西魏政权的正式建立。

         大统元年(公元535年2月18日)正月初一,元宝炬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大统”,史称西魏文帝。他即位后立即追尊父亲元愉为“文景皇帝”,母亲杨氏为“文景皇后”,以彰显孝道,同时也强化自身皇统的正统性。

       正月初二,元宝炬任命丞相、略阳公宇文泰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并进封其为安定郡公,赋予其极大的军政权力,确立了宇文泰在新政权中的核心地位。 同日,任命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元赞为司徒,进一步稳定朝廷结构,平衡各方势力。

           正月初八(2月25日.乙卯)日,元宝炬册立原王妃乙弗氏为皇后,是为乙弗皇后,同时册立长子元钦为皇太子,确立了新的皇室继承体系。

          正月十七日,元宝炬又任命广陵王元欣为太傅,加仪同三司;任命万俟寿乐干为司空,完善中央官制,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西魏初期政治架构。 至此,西魏政权在元宝炬与宇文泰的共同主导下,逐步稳固根基,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
 


逼死原配
           元宝炬的结发妻子乙弗氏,是淮阳长公主的女儿,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教养。她容貌端庄秀丽,性情温婉贤淑,十六岁时便嫁给了当时的元宝炬。两人婚后感情和睦,共育有十二个子女,然而命运多舛,这些孩子大多不幸早夭,仅有元钦与元戊二人得以存活。 乙弗氏为人质朴节俭,不尚奢华。即使贵为皇后,她依旧穿着朴素,饮食清淡,从不佩戴珠玉锦绣,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她的宽厚仁爱、谦和待人的品行,赢得了宫中上下的一致敬重。

         公元535年,元宝炬即位为西魏皇帝,改元大统。当时西魏政权初建,内外局势动荡不安。为了应对东魏的军事压力,朝廷正准备调兵遣将之际,柔然部族却趁机南侵,严重威胁边疆安全。为稳定边境局势,元宝炬决定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与柔然的关系。他忍痛废黜了原配乙弗氏,改立柔然可汗之女郁久闾氏为皇后,并将乙弗氏迁至别宫居住。随后,更命其削发为尼,远离宫廷,以示决绝。 郁久闾氏当时年仅十四岁,正值豆蔻年华。她虽年轻,却对乙弗氏心存芥蒂,担忧昔日皇后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元宝炬察觉到新皇后的心思后,遂将乙弗氏流放至秦州,与其子武都王元戊一同生活,远离长安政治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元宝炬逐渐忆起乙弗氏昔日对自己的深情厚谊与默默付出。他对当初的决定心生悔意,于是下诏允许乙弗氏重新蓄发,有意让她还俗,重返宫廷。 然而,天意弄人。

           大统六年(540年)春天,柔然再次举兵南侵,西魏整军备战,准备迎敌。此时,朝野之间却突然流传起一则谣言,称柔然此次兴兵,是为了报复被废的乙弗氏。元宝炬听闻此事后,摇头叹息道:“此等流言显属无稽之谈。柔然怎会因一个女子而倾全国之力来犯?”尽管如此,为了迅速平息舆论风波,元宝炬还是派遣使者前往秦州,命令乙弗氏自尽。 面对突如其来的赐死之命,乙弗氏悲痛欲绝。她在临终前泪流满面地与儿子元戊诀别,又向前来催促的使者说道:“愿陛下享千年万岁,我死而无憾。”随即,她拿起被子捂住自己的脸,含恨自尽,时年三十一岁。

          乙弗氏去世后,因其德行与忠贞,被追封为“文皇后”,并与元宝炬合葬于永陵,以示哀荣。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同一年,年仅十六岁的郁久闾皇后也怀有身孕。某日,她在瑶华殿听到狗吠之声,心情颇为烦躁。不久之后,她又在殿中见到一位盛装打扮的妇人,问及左右,却无人看见。有人私下议论,说那正是乙弗氏的魂魄现身。果然,不久之后,郁久闾皇后难产身亡,安葬于少陵原。后来,郁久闾皇后亦被追念旧情,与元宝炬、乙弗氏一同合葬于永陵,完成了三人命运交错的最后归宿。

            这段历史充满了政治权谋与情感纠葛,也折射出乱世之中女性的无奈与坚贞。乙弗氏以其高洁的人格与深沉的母爱,在史册中留下了感人至深的一笔。
 


晚年去世
       大统十七年三月初六(公元551年3月28日),西魏开国君主元宝炬于乾安殿驾崩,享年四十五岁。同年四月庚辰日,朝廷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将其安葬于永陵。永陵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留古乡何家村大冢堡北,是西魏皇室的重要陵寝之一。元宝炬去世后,被追谥为“文皇帝”,以表彰其在位期间对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元宝炬逝世后,由其太子元钦继承皇位,延续西魏政权的统治。这一历史更替标志着西魏进入新的政治时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为政举措】
         元宝炬在位期间,虽身为皇帝,但实际上并无显著政绩可言。真正推动西魏政权各项制度建设与改革的,是当时的权臣宇文泰及其所领导的执政团队。 在元宝炬执政时期,西魏陆续推行了多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与军事制度变革,包括户籍制度的整顿、府兵制的建立以及官制体系的调整等,这些重要举措几乎皆由宇文泰主导,并在其属僚协助下逐步实施。通过这些改革,西魏不仅巩固了政权基础,也为后来北周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框架。 因此,虽然元宝炬名义上为一国之君,但其统治时期的施政核心与决策主导权,实际上掌握在宇文泰手中。这段历史也反映出当时皇权与权臣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宇文泰作为实际执政者对西魏发展的关键作用。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轻躁薄行,耽淫酒色。”
       李延寿《北史》:

①“帝性强果,始为太尉时,侍中高隆之恃渤海王高欢之党,骄狎公卿。因公会,帝劝酒不饮,怒而殴之。骂曰:‘镇兵,何敢尔也!’孝武帝以欢故,免帝太尉。归第,命羽林守卫,月余复位。及欢将改葬其父,朝廷追赠太师,百僚会吊者尽拜。帝独不屈,曰:‘安有生三公而拜赠太师耶!’及跻大位,权归周室。尝登逍遥观望嵯峨山,因谓左右曰:‘望此,令人有脱屣之意。若使朕年五十,便委政储宫,寻山饵药,不能一日万机也。’既而大运未终,竟保天禄云。”;

②“文帝以刚强之质,终以守雌自宝。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至谓“文帝以柔然告警,赐文后死,其英断有足难”者,则大谬之言。魏之结援蠕蠕,本为失策,观其与邺中高氏交隙之故,利害已明,究之周武灭齐,何尝藉其犄角之力?文帝始则废贤后以结狄亲,继则因边氛以除故剑。忍心害理,冤酷异常!

【史籍记载】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
《魏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 
《西魏书·卷一·帝纪》

【后世纪念】
大冢村
         元宝炬的陵寝永陵在所在地被人们俗称“大冢”,此地村庄也因此得名“大冢村”。1982年前后,村民认为“冢”字作为村名寓意不佳,便将原来的“大冢村”进行雅化,改称为“大众村”并沿用至今。


永陵
      元宝炬去世后葬于永陵。永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留古镇大众村,陵冢为圆椎形,周长230米,封土高13米,基本完好。但神道石刻多已毁坏,仅存一对石兽(獬豸),石兽高1.9米,身长1.93米,胸阔0.72米。其中西侧石兽位于陵冢南200米处,东侧石兽藏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1996年11月20日,永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国祭
        清王朝入关后,将元宝炬尊奉为祖先,每年清明都会举行盛大的国祭仪式。在国祭期间,永陵周边八堡的官家会委派代表,按照八旗规制行事,各堡对应不同旗色。夜幕降临时,八堡的舞龙队便会进入陵区表演,舞龙所用的龙、队员的服饰均对应八旗旗色。参与国祭的朝野人士,会使用关中地区特有的牛尻子布袋,前往陵东南40公里外的渭河滩取沙土,为永陵陵冢添土,再进行祭拜。到了民国初期,清明期间搭棚舞龙的习俗逐渐式微,而从渭河滩取土为陵冢添土的做法,则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才停止。

 

大统五铢
        根据《北史·魏本纪》记载,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位期间曾两次铸造五铢钱:第一次于大统六年(公元540年),第二次于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史称"大统五铢钱"。 [59]现国家博物院藏有一枚该钱币,为青铜材质,直径2.25厘米,重2.6克。其正反面皆以篆书自右向左镌刻“五铢”二字,“五”字中间两笔为直笔相交,且其中一面文字呈倒置状。

 

【轶事典故】
       相传,在文帝下葬时,其妹平原公主前往送葬,因过度悲伤,竟不幸在陵前突然离世,随后便被陪葬于陵旁。也正因如此,当地一直认为姊妹为弟兄送葬是不吉利的事,久而久之,形成了姊妹不为兄弟送葬的习俗,延续至今。
 


【家族成员】
祖父:元宏,孝文帝
祖母:袁贵人
父亲:元愉,元宝炬继位后,追谥为文景皇帝。
母亲:杨奥妃,字婉瀴 ,元宝炬继位后,追封为文景皇后。
兄弟姐妹:
元宝月,临洮王,元宝炬兄,娶南齐临川献王萧映孙女 
元宝晖,临洮王,元宝炬兄,其子为北魏幼主元钊。 
元宝掌,其母墓志写作元宝明,元宝炬弟。
元明月,平原公主元宝炬妹。
后妃:
1.乙弗氏,乙弗皇后、文皇后,为元宝炬生有子女十二人,大多早夭,只有废帝元钦、武都王元戊幸存。
2.郁久闾氏,悼皇后,柔然公主。 


儿子:
长子:西魏废帝元钦,母乙弗皇后。 

次子:晋王元谨,生母不详。
三子:武都王元戊,母乙弗皇后。 
四子:恭帝拓跋廓,生母不详。
五子:梁王元俭,生母不详。
六子:赵王元宁,生母不详。 北周建立后,降为魏郡公,谥号为定。
七子:燕王元儒,生母不详。 
八子:吴王元公,生母不详。 
九子:宜都王元式,生母不详。



女儿:
金明公主,生母不详,下嫁尉迟迥。
安乐公主,生母不详,下嫁咸阳郡公王弼。 
晋安公主元胡摩,生母不详,嫁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义阳公主,生母不详,下嫁钜鹿郡公窦照。 
广宁公主,第三女,生母不详,嫁于仪。
公主,下嫁宇文泰之子武邑公宇文震。 
公主,下嫁白土县公辛威。 

 
 
 
【其他阅读】
=======

元宝炬~北朝西魏皇帝(535年~551年在位)

2025年7月14日 16:1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南北朝    西魏    元宝炬~北朝西魏皇帝(535年~551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