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五百三十五年



公元535年,农历乙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木。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②

、都城.建康(502~557年)

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大同元年

年号大同(535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546年5月28日农历四月十三南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第五个年号,南梁政权第五个年号。

 

,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

北朝北魏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南北朝】【北朝东魏第一任皇帝孝静皇帝元善见天平二年

年号天平(534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七~538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六),东魏第一任皇帝孝静皇帝元善见第一个年号,东魏政权第一个年号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南北朝】【北朝西魏第一任皇帝文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

年号大统((535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551年3月28日农历三月初六),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年号。西魏政权唯一一个年号。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六镇起义

【山西右玉县】云阳谷起义首领刘蠡升神嘉九年(525年十二月-535年三月)正月亡(一说三月亡)。

年号:神嘉(525年十二月-535年三月),北魏汾州山胡起义首领刘蠡升年号,


仇池氐】【武兴国】第四任君主杨绍先(503年12月14日.农历503年十一月十一日-535年在位),506年,魏攻克武兴,被执送洛阳。武兴国灭亡。(525年-527年)逃回武兴,复自称王。

仇池氐】【武兴国】第五任君主杨智慧(535年-545年在位)

仇池氐阴平国】第七任君主杨法深(末任君王)(525年—580年在位)。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7】吐谷浑可沓振,534年—535年,萧梁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无记载,《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 载:伏连筹卒,子夸吕立,始称可汗,居伏俟城。》也无记载】|【但《梁书·河南传》有载,《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可信度高些。

2.【慕容吐谷浑】伏俟城 【18】吐谷浑夸,,535年―591年?/540年―591年?,伏连筹之子,自称可汗,娶东魏广乐公主


柔然】第十二任,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阿那瑰,(520年-552年)是年自称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高昌国】交河城)高昌第八君主曲坚章和五年(531年-548年)

年号:章和(531年—548年)为高昌君主麴坚第一个年号,高昌国第四个年号,持续18年,是高昌王国的重要纪年之一。该年号对应干支纪年从辛亥至戊辰,

 

【鄱阳】鲜于琛上愿元年(535年)

年号上愿(535年.具体时间不详),南朝梁鄱阳(今江西波阳)农民起义首领鲜于琛年号。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三任国王.安原王(高宝延)(531~545 年在位)

日本27、安闲天皇(あんかん)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在位4年

 

【世纪】6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232年
【年代】北朝北魏,北朝东魏,北朝西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

 

南北朝】【北朝东魏第一位皇帝.孝静皇帝元善见(534年-550年在位)

 

南北朝北朝西魏第一位皇帝.文皇帝元宝炬(535年―551年在位

 

【年号】南朝梁大同元年 高昌章和五年 刘蠡升神嘉十一年 东魏天平二年 西魏大统元年 鲜于琛上愿元年

【朝代】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535年2月18日

农历:535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90年11月28日,波斯历:前88年11月29日,星期:星期日,干支:乙卯年 戊寅月 戊申日,属相:兔,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916515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梁纪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公元五三五年)

  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皇帝,妣杨氏为皇后。

  魏渭州刺史可硃浑道元先附侯莫陈悦,悦死,丞相泰攻之,不能克,与盟而罢。道元世居怀朔,与东魏丞相欢善。又母兄皆在鄴,由是常与欢通。泰欲击之,道元帅所部三千户西北度乌兰津抵灵州,灵州刺史曹泥资送至云州。欢闻之,遣资粮迎候,拜车骑大将军。道元至晋阳,欢始闻孝武帝之丧,启请举哀制服。东魏主使群臣议之,太学博士潘崇和以为:“君遇臣不以礼则无反服,是以汤之民不哭桀,周武之民不服纣。”国子博士卫既隆、李同轨议以为:“高后于永熙离绝未彰,宜为之服。”东魏从之。

  魏骁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李虎等招谕费也头之众,与之共攻灵州,凡四旬,曹泥请降。己酉,魏进丞相略阳公泰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封安定王;泰固辞王爵及录尚书,乃封安定公。以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赞为司徒。

  乙卯,魏主立妃乙弗氏为皇后,子钦为皇太子。后仁恕节俭,不妒忌,帝甚重之。

  稽胡刘蠡升,自孝昌以来,自称天子,改元神嘉,居云阳谷;魏之边境常被其患,谓之“胡荒”。壬戌,东魏丞相欢袭击,大破之。

  勃海世子澄通于欢妾郑氏,欢归,一婢告之,二婢为证。欢杖澄一百而幽之,娄妃亦隔绝不得见。欢纳魏敬宗之后尔硃氏,有宠,生子浟,欢欲立之。澄求救于司马子如。子如入见欢,伪为不知者,请见娄妃;欢告其故。子如曰:“消难亦通子如妾,此事正可掩覆。妃是王结发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王在怀朔被杖,背无完皮,妃昼夜供侍;后避葛贼,同走并州,贫困,妃然马矢自作靴;恩义何可忘也!夫妇相宜,女配至尊,男承大业。且娄领军之勋,何宜摇动!一女子如草芥,况婢言不必信邪!”欢因使子如更鞫之。子如见澄,尤之曰:“男儿何意畏威自诬!”因教二婢反其辞,胁告者自缢,乃启欢曰:“果虚言也。”欢大悦,召娄妃及澄。妃遥见欢,一步一叩头,澄且拜且进。父子、夫妇相泣,复如初。欢置酒曰:“全我父子者,司马子如也!”赐之黄金百三十斤。

  甲子,魏以广陵王欣为太傅,仪同三司万俟受洛干为司空。

  己巳,东魏以丞相欢为相国,假黄钺,殊礼;固辞。

  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帅大都督窦泰、太州刺史韩轨等攻潼关,魏丞相泰军于霸上。子如与轨回军,从蒲津宵济,攻华州。时修城未毕,梯倚城外,比晓,东魏人乘梯而入。刺史王罴卧未起,闻阁外匈匈有声,袒身露髻徒跣,持白梃大呼而出,东魏人见之惊却。罴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子如等遂引去。

  二月,辛巳,上祀明堂。

  壬午,东魏以咸阳王坦为太傅,西河王悰为太尉。

  东魏使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发十万夫撤洛阳宫殿,运其材入鄴。

  丁亥,上耕籍田。

  东魏仪同三司娄昭等攻兗州,樊子鹄使前胶州刺史严思达守东平,昭攻拔之。遂引兵围瑕丘,久不下,昭以水灌城;己丑,大野拔见子鹄计事,因斩其首以降。始,子鹄以众少,悉驱老弱为兵,子鹄死,各散走。诸将劝娄昭尽捕诛之,昭曰:“此州不幸,横被残贼,跂望官军以救涂炭。今复诛之,民将谁诉!”皆舍之。

  戊戌,司州刺史陈庆之伐东魏,与豫州刺史尧雄战,不利而还。三月,辛酉,东魏以高盛为太尉,高敖曹为司徒,济阴王晖业为司空。

  东魏丞相欢伪与刘蠡升约和,许以女妻其太子。蠡升不设备,欢举兵袭之。辛酉,蠡升北部王斩蠡升首以降。馀众复立其子南海王,欢进击,擒之,俘其皇后、诸王、公卿以下四百馀人,华、夷五万馀户。

  壬申,欢入朝于鄴,以孝武帝后妻彭城王韶。

  魏丞相泰以军旅未息,吏民劳弊,命所司斟酌古今可以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行之。

  泰用武功苏绰为行台郎中,居岁馀,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称其能,有疑事皆就决之。泰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议之。出,以告绰,绰为之区处,惠达入白之,泰称善,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且称绰有王佐之才,泰乃擢绰为著作郎。泰与公卿如昆明池观渔,行至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绰问之,具以状对。泰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应对如流。泰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事,卧而听之。绰指陈为治之要,泰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式硃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后人多遵用之。

  东魏以封延之为青州刺史,代侯渊。渊既失州任而惧,行及广川,遂反,夜,袭青州南郭,劫掠郡县。夏,四月,丞相欢使济州刺史蔡俊讨之。渊部下多叛,渊欲南奔,于道为卖浆者所斩,送首于鄴。

  元庆和攻东魏城父,丞相欢遣高敖曹帅三万人趣项,窦泰帅三万人趣城父,侯景帅三万人趣彭城,以任祥为东南道行台仆射,节度诸军。

  五月,魏加丞相泰柱国。

  元庆和引兵逼东魏南兗州,东魏洛州刺史韩贤拒之。六月,庆和攻南顿,豫州刺史尧雄破之。

  秋,七月,甲戌,魏以开府仪同三司念贤为太尉,万俟受洛干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越勒肱为司空。

  益州刺史鄱阳王范、南梁州刺史樊文炽合兵围晋寿,魏东益州刺史傅敬和来降。范,恢之子;敬和,竖眼之子也。

  魏下诏数高欢二十罪,且曰:“朕将亲总六军,与丞相扫除凶丑。”欢亦移檄于魏,谓宇文黑獭、斛斯椿为逆徒,且言:“今分命诸将,领兵百万,刻期西讨。”东魏遣行台元晏击元庆和。

  或告东魏司空济阴王晖业与七兵尚书薛琡贰于魏,八月,辛卯,执送晋阳,皆免官。

  甲午,东魏发民七万六千人作新宫于鄴,使仆射高隆之与司空胄曹参军辛术共营之,筑鄴南城周二十五里。术,琛之子也。

  赵刚自蛮中往见东魏东荆州刺史赵郡李愍,劝令附魏,愍从之,刚由是得至长安。丞相泰以刚为左光禄大夫。刚说泰召贺拔胜、独孤信等于梁,泰使刚来请之。

  九月,丁巳,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旭为司空。

  冬,十月,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卒。

  魏秦州刺史王超世,丞相泰之内兄也,骄而黩货,泰奏请加法,诏赐死。

  十一月,丁未,侍中、中卫将军徐勉卒。勉虽骨鲠不及范云,亦不阿意苟合,故梁世言贤相者称范、徐云。

  癸丑,东魏主祀圜丘。

  甲午,东魏阊阖门灾。门之初成也,高隆之乘马远望,谓其匠曰:“西南独高一寸。”量之果然,太府卿任忻集自矜其巧,不肯改。隆之恨之,至是谮于丞相欢曰:“忻集潜通西魏,令人故烧之。”欢斩之。

  北梁州刺史兰钦引兵攻南郑,魏梁州刺史元罗举州降。

  东魏以丞相欢之子洋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太原公。洋内明决而外如不慧,兄弟及众人皆嗤鄙之;独欢异之,谓长史薛琡曰:“此儿识虑过吾。”幼时,欢尝欲观诸子意识,使各治乱丝,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必斩!”又各配兵四出,使都督彭乐帅甲骑伪攻之,兄澄等皆怖挠,洋独勒众与乐相格,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

  初,大行台右丞杨愔从兄岐州刺史幼卿,以直言为孝武帝所杀,愔同列郭秀害其能,恐之曰:“高王欲送卿于帝所。”愔惧,变姓名逃于田横岛。久之,欢闻其尚在,召为太原公开府司马,顷之,复为大行台右丞。

  十二月,甲午,东魏文武官量事给禄。

  魏以念贤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为太尉。

  是岁,鄱阳妖贼鲜于琛改元上愿,有众万馀人。鄱阳内史吴郡陆襄讨擒之,案治党与,无滥死者。民歌之曰:“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

  柔然头兵可汗求婚于东魏,丞相欢以常山王妹为兰陵公主,妻之。柔然数侵魏,魏使中书舍人库狄峙奉使至柔然,与约和亲,由是柔然不复为寇。


【公元五百三十五年大事记】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攻东魏豫州,无功。梁鄱阳鲜于琛以迷信聚众起事,改元上愿。不久,败死。西魏丞相宇文泰定新制二十四条,用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东魏高欢攻灭刘蠡升(参见五二五年),得其所属华夷五万余户。东魏拆毁洛阳宫殿,将材料运往邺城。发民七万六千人,建筑新宫。东魏与柔然头兵可汗和亲。

 

西肄苏绰制定文案程式法
  大统元年(五三五),西魏宇文泰任用武功苏绰为行台郎中,经年余,泰未知绰之能,而台中诸官皆称之。泰乃拔绰为著作郎。泰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捕鱼,行至西汉仓池旧地,泰问左右,无有知之者。泰召绰问之,绰为具言。泰喜,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对答如流。泰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泰留绰至夜,问政事,卧听绰详陈为政之道,泰起,整夜端坐,不知不觉双膝移向前席,谈至天明不倦。明朝,泰对仆射周惠达道:“苏绰乃奇才,吾将委以重任。”立即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自是为泰所宠信,绰开始制定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即统计预算之法),为后世所宗。

 

西魏文帝即位
  西魏大统元年(五三五)春正月初一日,魏文帝即位于长安城西,大赦,改元大统。

 

梁改元大同
  梁大同元年(五三五)正月一日,大赦,改元大同。

 

高欢破刘蠡升
  魏永熙三年(五三五)春正月,稽胡(与尔朱氏同族)刘蠡升自孝昌以来,自称天子,改元神嘉,居云阳谷,经常侵扰魏之边境,谓之“胡荒”。十五日,东魏丞相高欢袭击,大破之。三月,高欢伪与刘蠡升约和,许以女为其太子妻,蠡不设防,欢将兵袭之。十五日,蠡升北部王斩蠡升,持首级来降。余众又立蠡升子南海王,欢进击,擒之,俘其皇后、诸王、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华、夷五万余户。

 

高欢、高澄父子
  东魏天平元年(五三五)正月,高欢长子澄与欢妾郑氏私通,一婢告发,二婢为证。欢怒,杖澄一百而幽之,废其世子位,而拟立他子浟,澄求救于司马子如。于如为言澄母娄妃乃欢结发妻,有大德于欢,故不当废娄妃之子。又言娄昭(娄妃之弟)之功大,不当易其甥。又为证澄与郑氏事为诬妄,于是欢大悦,召娄妃及澄,父子、夫妇如初。置酒饮子如,曰:“全我父子者,司马子如也!”赐之黄金一百三十斤。

 

东西魏互相声讨
  大同元年(五三五)七月,西魏下诏数高欢二十罪,且曰:“朕将亲总六军,与丞相扫除凶丑。”欢亦移檄于魏,谓宇文黑獭(泰小名)、斛斯椿为逆徒,且言“今分命诸将领兵百万,刻期西讨。”

 

东魏建筑邺新宫
  天平二年(五三五)八月,东魏发民伕七万六千人作新宫于邺,使仆射高隆之与司空胄曹参军辛术共营之。筑邺南城周二十五里。

 

西魏召还魏国逃亡之臣
  大统元年(五三五)八月,赵刚自蛮中往见东魏东荆州刺史李愍,劝愍附西魏,愍从之。刚由是亦至长安。宇文泰以刚为左光禄大夫。刚劝泰召贺拔胜、独孤信等于梁。泰从之,派人来梁请之。

 

高欢次子洋
  天平二年(五三五)十一月,高欢以其次子为骠骑大将军,封太原公。洋内明决而外如不慧,兄弟及众人皆轻之,独欢异之。谓长史薛叔曰:“此儿识虑过吾。”尝使诸子各治乱丝,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必斩!”又各配兵四出,使都督彭乐帅甲骑伪攻之,兄澄等皆怖,洋独勒众与乐相格,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

 

外国往来
  梁大同元年(五三五)二月,高丽、丹丹献于梁。三月,滑国王安乐、萨丹王献于梁。四月,波斯国遣使于梁。七月,扶南献于梁。

 

梁鄱阳鲜于琛起事
  大同元年(五三五)十二月,鄱阳郡民鲜于琛,曾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又于地中得石玺,暗以为奇。乃广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改元上愿,有众万余人。将外出攻州郡,鄱阳内史陆襄已率士卒修城,为备御,及琛至,连连战破,生擒琛,余众皆逃散。时邻郡治党徒罪,因官府贪脏枉法,多不实;而陆襄依律断案无枉死者。百姓歌颂道:“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

 

东西魏皆与柔然和亲
  大同元年(五三五),柔然势力渐强,其头兵可汗求婚于东魏,高欢以常山王妹为兰陵公主妻之。柔然屡侵西魏,宇文泰使中书舍人库狄峙奉使至柔然,与约和亲,由是柔然不复为寇。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看新婚诗

[南北朝] 周弘正
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妇色胜桃花。
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扉,倾城判不赊。

 
【其他阅读】
=======
 

公元五百三十五年,公元535年,农历乙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木。 南朝梁大同元年 高昌章和五年 刘蠡升神嘉十一年 东魏天平二年 西魏大统元年 鲜于琛上愿元年

2023年10月22日 21:11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501-600    公元五百三十五年,公元535年,农历乙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木。 南朝梁大同元年 高昌章和五年 刘蠡升神嘉十一年 东魏天平二年 西魏大统元年 鲜于琛上愿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