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国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牧誓八国】【姬姓诸侯国】【子姓诸侯国】【异姓诸侯国秦朝
 

资料
1.聂国(聂北)非独立诸侯国,更多为地名或封地;
2.开国君主为齐丁公庶子吕衡,周康王分封
3.存续时间“西周初期至春秋时期”被邢国吞并。

《元和姓纂》原文
1.卫国大夫分支: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聂,子孙以地为氏。”
2.姜姓起源: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3.乜氏来源:吕衡以“聂”为氏,后百姓用“聂”姓,其子孙改“乜”姓以区别血统

 
 

【基本信息】
01.所处时代:西周时期
02.中文名:聂国‌
03.别称:聂北、乜北‌
04.国号:聂国(以封地“聂北”为名)‌
05.爵位:爵位无正史记载
06.开国君主:吕衡(姜姓,齐丁公之子,周康王封其为卫国卿大夫并赐聂北封地)‌
07.首都聂:北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一带)‌
08.主要城市:无明确记载,封地核心为聂北城‌
09.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受周王室节制‌
10.国土面积:无具体记载,封地范围与邢、卫、齐三国交界‌
11.存续:(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2.相邻国家:邢国、卫国、齐国‌
13.末代君主:无明确记载,灭国时可能为吕衡后裔‌
11.存续:(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2.相邻国家:邢国、卫国、齐国‌
13.末代君主:无明确记载,灭国时可能为吕衡后裔‌

 

【建立背景与分封(西周初期)】
1.齐丁公庶子受封
吕衡身份:
吕衡为齐丁公吕伋庶长子,姜姓吕氏,后改称聂氏。
分封背景:
前976年,周康王姬钊赐封地聂北(今山东茌平县贾寨镇)予吕衡,位置与邢、卫、齐三国交界。
封地性质:
聂北为齐国附庸,非独立诸侯国,更接近地名或采邑。

 

2.政治与军事角色
卫国卿大夫:
吕衡受封后被派往卫国为官,聂北作为战略要地控扼邢、卫、齐交界。
经济特权:
享有封地内财政收入,体现周初分封制下诸侯与卿大夫的经济权益。

 

【地理位置与政治体制】
1.核心区域
今山东茌平贾寨镇:
聂北城遗址位于贾寨镇耿张庄村、耿大庄村一带。
历史沿革:
商周属邢国 → 春秋邢灭归卫 → 战国先后属魏、齐。
存续时间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西周灭亡)。

 

2.非独立诸侯国属性
文献佐证:
《左传》《史记》未明确称“聂国”,多以“聂邑”“聂城”描述。
对比诸侯国:
与纪国(独立诸侯国)不同,聂北缺乏独立政治实体记载。

 

【灭亡与后续影响】
1.被邢国吞并
西周后期:
聂北因领主在卫国为官、领土狭小,被邢国吞并。
春秋至战国:
卫灭邢后归卫 → 战国属魏、齐。

 

2.姓氏传承
聂姓起源:
吕衡以封地“聂北”之“聂”为氏,后代形成聂姓主流起源。
乜姓分支:
为区别平民,聂氏后裔改“聂”为同音字“乜”。

 

【争议与补充说明】
1.“聂国”称谓的争议
学术观点:
部分姓氏书籍称“聂国”,但缺乏正史直接记载。
考古佐证:
茌平贾寨镇未发现明确“聂国”城址或铭文。

 

2.文化关联

三星堆间接联系:
有学者推测三星堆青铜器箭矢元素与“聂国”相关,但尚无直接证据

 
 
【其它阅读】

=====

聂国(niè guó‌)也做聂北、乜北 西周时期吕衡封地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2025年9月26日 17:48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公元前    三 姜姓诸侯国    聂国(niè guó‌)也做聂北、乜北 西周时期吕衡封地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