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前3.8万~前3.2万




【历史年号查询表 公元前2197年 到 公元前1年

 

上古】【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秦朝

【年代】旧石器时代 晚期

【四川资阳人】

资阳人
          资阳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代表,属于晚期智人,即现代人的早期祖先。该化石于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市(原资阳县)黄鳝溪被发现,具体出土地点位于当时修建铁路桥基时的施工现场。这是四川境内首次发现的新人属(Homo sapiens)化石,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之一,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核心发现与学术价值
         化石特征 :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独特性,它不仅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具早期真人类型的古人类化石,而且是古人类学研究中极为罕见的女性个体化石。该头骨显示出一系列重要的体质特征:头骨相对较小,额部丰满,顶结节明显,脑颅圆隆,表现出向现代人过渡的特征。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原始特征,如骨嵴显著、脑容量相对较小等,说明其处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年代测定 通过铀系法等多种科学手段测定,资阳人化石的年代被确认为距今约3.5万至4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正是现代人类在东亚地区逐步扩散并取代早期人类的重要阶段。
        与化石伴生出土的还有大熊猫、中国犀等更新世晚期的动物化石,以及一些打制石器,主要材质为石英岩,这些证据进一步支持了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归属。

文化意义
             资阳人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南方古人类研究的空白,也为探讨现代人类在东亚的演化与迁徙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早的人类代表,资阳人被誉为“蜀人原乡”的象征,是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地悠久的古刹文化、人文传统共同构成了资阳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区域文化认同和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相关研究与争议
           尽管资阳人的学术价值早已得到公认,但围绕其年代和文化背景的研究曾引发一定争议。早期曾采用碳14测年法对伴随出土的树木化石进行测定,结果为距今约7500±13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这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然而,随着后续采用更为精确的铀系法、热释光等多种测年技术,研究者普遍确认其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人类演化史中的地位。

              此外,在文化研究方面,专著《中华资阳人》提出了“资阳人为燧人氏部族”的假说,并尝试将其与女娲传说相联系,从神话与历史的交汇角度,拓展了资阳人文化内涵的想象空间,也引发了公众对古人类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之间关系的广泛关注。 总体而言,资阳人不仅是我国古人类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的重要桥梁,为理解现代人类在东亚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大事记】
 
【其他阅读】
=======

四川资阳人   约前3.8万~前3.2万年

2025年8月21日 19:27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公元前    前2197- 前2100年    四川资阳人   约前3.8万~前3.2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