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一十九年,公元419年,农历己未(羊)年,天干五行属土。东晋元熙元年 北魏泰常四年 北凉玄始八年 西凉嘉兴三年 北燕太平十一年 夏国昌武二年,真兴元年 西秦永康八年
公元四百一十九年
公元四百一十九年,农历己未(羊)年,天干五行属土。
(年号:元熙(419年正月初一~420年7月7日(六月十一),是东晋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二十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六个年号】,也是东晋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晋王朝最后一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9~431年)
(年号:永康(412年-419年),西秦第三位皇帝文昭王乞伏炽磐第一个年号,西秦第四个年号。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姑臧)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玄始八年
(年号:玄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北凉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二个年号,北凉第四个年号。
14【汉,】【西凉】(400年—421年)
(年号:嘉兴(417年二月~420年),西凉第二位君主李歆第一个年号,西凉第三个年号。
15【汉,】【北燕】(407年—436年)
【高句丽】【北燕】龙城)第二位文成皇帝冯跋太平十一年(一作太元年号)
(年号: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十六国时期北燕第二位君主文成帝冯跋第一个年号,北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铁弗匈奴】【大夏】统万城)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昌武二年
(年号:昌武(418年十一月--419年正月),夏国第一位皇帝武烈帝赫连勃勃第三个年号,夏国第三个年号。
【铁弗匈奴】【大夏】统万城)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真兴元年(二月改元)
(年号:真兴(419年二月--425年七月),夏国第一位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第四个年号,夏国第四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氐族,】 【后仇池国】武都)第二任首领杨盛,394-425年在位
2.【慕容吐谷浑部落】沙州)⑨吐谷浑阿豺(417年二月―424年)
【刘裕】公元408年,刘裕以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入都城建康辅政,独揽朝廷大权。(363年4月16日-420年自立--422年6月26日)
【在位皇帝】
【东晋】第十一位晋恭帝司马德文(418年十二月戊寅.419年1月28日--420年7月5日.六月初九.壬戌日)
【乞伏鮮卑】十六国【西秦】3.皇帝文昭王乞伏炽磐(412年-428年)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401年~433年)
【汉,】十六国【西凉】第二位君主李歆(417年二月~420年)
【高句丽】十六国【北燕】第二位文成皇帝冯跋(409年-430年)
【铁弗匈奴】十六国【夏国】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407年六月-425年七月)
公元419年2月11日
农历:41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09年4月28日,波斯历:前204年11月22日,星期:星期二,干支:己未年 丙寅月 壬辰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6天,儒略日数:1874139
【逝世名人】
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德宗 ,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司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382年),东晋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陈归女(后追尊为德皇太后)。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被立为太子。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司马曜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 ,立妃王神爱(王羲之的孙女)为皇后。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被刘裕派出王韶之勒死于东堂,时年三十七岁。 死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庚申日,葬晋安帝于休平陵,陵址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县的蒋山。397年~419年在位,在位年号~隆安397年-401年。大亨 402年—403年。义熙 405年-
419年。在位23年。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司马曜,晋孝武帝。东晋第九位皇帝396年卒
母亲:陈归女,追尊安德太后。
弟弟:司马德文:晋恭帝。东晋第十一位皇帝420年卒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安皇帝癸元熙元年(己未,公元四一九年)
春,正月,壬辰朔,改元。
立琅邪王纪褚氏为皇后;后,裒之曾孙也。
魏主嗣畋于犊渚。
甲午,征宋公裕入朝,进爵为王。裕辞。
癸卯,魏主嗣还平城。
庚申,葬安皇帝于休平陵。
敕刘道怜司空出镇京口。
夏将叱奴侯提帅步骑二万攻毛德祖于蒲阪,德祖不能御,全军归彭城。二月,宋公裕以德祖为荥阳太守,戍虎牢。
夏主勃勃征隐土京兆韦祖思。祖思既至,恭惧过甚,勃勃怒曰:“我以国士征汝,汝乃以非类遇我,汝昔不拜姚兴,今何独拜我?我在,汝犹不以我为帝王;我死,汝曹弄笔,当置我于何地邪!遂杀之。
群臣请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历世帝王之都,沃饶险固!然晋人僻远,终不能为吾患。魏与我风俗略同,土壤邻接,自统万距魏境裁百馀里,朕在长安,统万必危;若在统万,魏必不敢济河而西。诸卿适未见此耳。”皆曰:“非所及也。”乃于长安置南台,以赫连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勃勃还统万,大赦,改元真兴。
勃勃性骄虐,视民如草芥。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有所嫌忿,手自杀之。群臣迕视者凿其目,笑者决其脣,谏者先截其舌而后斩之。
初,司马楚之奉其父荣期之丧归建康,会宋公裕诛剪宗室之有才望者,楚之叔父宣期、兄贞之皆死,楚之亡匿竟陵蛮中。及从祖休之自江陵奔秦,楚之亡之汝、颍间,聚众以谋复仇。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下士,有众万馀,屯据长社。裕使刺客沐谦往刺之,楚之待谦甚厚。谦欲发,未得间,乃夜称疾,知楚之必往问疾,因欲刺之。楚之果自赍汤药往视疾,情意勤笃,谦不忍发,乃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之曰:“将军深为刘裕所忌,愿勿轻率以自保全。”遂委身事之,为之防卫。
王镇恶之死也,沈田子杀其兄弟七人,唯弟康得免,逃就宋公裕于彭城,裕以为相国行参军。康求还洛阳视母;会长安不守,康纠合关中徙民,得百许人,驱帅侨户七百馀家,共保金墉城。时宗室多逃亡在河南,有司马文荣者,帅乞活千馀户屯金墉城南;又有司马道恭,自东垣帅三千人屯城西,司马顺明帅五千人屯陵云台,司马楚之屯柏谷坞。魏河内镇将于栗磾游骑在芒山上,攻逼交至,康坚守六旬。裕以康为河东太守,遣兵救之,平等皆散走。康劝课农桑,百姓甚亲赖之。
司马顺明、司马道恭及平阳太守薛辩皆降于魏,魏以辩为河东太守以拒夏人。
夏,四月,秦征西将军孔子帅骑五千讨吐谷浑觅地于弱水南,大破之,觅地帅其众六千降于夏,拜弱水护军。
庚辰,魏主嗣有事于东庙,助祭者数百国;辛巳,南巡至雁门。
五月,庚寅朔,魏主嗣观渔于A212水。己亥,还平城。
凉公歆用刑过严,又好治宫室。从事中郎张显上疏,以为:“凉土三分,势不支久。兼并之本,在于务农;怀远之略,莫如宽简。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撤悬,侧身修道,而更繁刑峻法,缮筑不止,殆非所以致兴隆也。昔文王以百里而兴,二世以四海而灭,前车之轨,得失昭然。太祖以神圣之姿,为西夏所推,左取酒泉,右开西域。殿下不能奉承遗志,混壹凉土,侔踪张后,将何以下见先王乎!沮渠蒙逊,胡夷之杰,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身先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臣谓殿下非但不能平殄蒙逊,亦惧蒙逊方为社稷之忧。”歆览之,不悦。
主簿汜称上疏谏曰:“天之子爱人主,殷勤至矣;故政之不修,下灾异以戒告之,改者虽危必昌,不改者虽安必亡。元年三月癸卯,敦煌谦德堂陷;八月,效穀地裂;二年元日,昏雾四塞;四月,日赤无光,二旬乃复;十一月,狐上南门;今兹春、夏,地频五震;六月,陨星于建康。臣虽学不稽古,行年五十有九,请为殿下略言耳目之所闻见,不复能远论书传之事也。乃者咸安之初,西平地裂,狐入谦光殿前;俄而秦师奄至,都城不守。梁熙既为凉州,不抚百姓,专为聚敛,建元十九年,姑臧南门崩,陨石于闲豫堂;明年为吕光所杀。段业称制此方,三年之中,地震五十馀所;既而先王龙兴于瓜州,蒙逊篡弑于张掖。此皆目前之成事,殿下所明知也。效穀,先王鸿渐之地;谦德,即尊之室;基陷地裂,大凶之征也。日者,太阳之精,中国之象;赤而无光,中国将衰。谚曰:‘野兽入家,主人将去。’狐上南门,亦变异之大者也。今蛮夷益盛,中国益微。愿殿下亟罢宫室之役,止游畋之娱,延礼英俊,爱养百姓,以应天变,防未然。”歆不从。
秋,七月,宋公裕始受进爵之命。八月,移镇寿阳,以度支尚书刘怀慎为督淮北诸军事、徐州刺史,镇彭城。
辛未,魏主嗣东巡;甲申,还平城。
九月,宋王裕自解扬州牧。
秦左卫将军匹达等将兵讨彭利和于漒川,大破之,利和单骑奔仇池;获其妻子,徙羌豪三千户于枹罕,漒川羌三万馀户皆安堵如故。冬,十月,以尚书右仆射王松寿为益州刺史,镇漒川。
宋王裕以河南萧条,乙酉,徙司州刺史义真为扬州刺史,镇石头,萧太纪谓裕曰:“道怜汝布衣兄弟,宜用为扬州。”裕曰:“寄奴于道怜,岂有所惜!扬州根本所寄,事务至多,非道怜所了。”太妃曰:“道怜年出五十,岂不如汝十岁儿邪?”裕曰:“义真虽为刺史,事无大小,悉由寄奴。道怜年长,不亲其事,于听望不足。”太妃乃无言。道怜性愚鄙而贪纵,故裕不肯用。
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癸亥,魏主嗣西巡至云中,从君子津西渡河,大猎于薛林山。
辛卯,宋王裕加殊礼,进王太妃为太后,世子为太子。
【公元四百一十九年大事记】
夏攻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晋毛德祖退还彭城。
刘裕命德祖扼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关)。
赫连勃勃仍还都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改元真兴。
晋宗室多逃亡河南。司马顺明等攻洛阳金墉城,魏游骑至芒山,刘裕将王康(王镇恶子)坚守;六旬,救兵至解围。顺明等降魏。
是年七月,宋公刘裕进爵为宋王。
【魏晋诗词】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
[魏晋] 陆云
一
邈矣大昧。
造化明明。
物以曲全。
人以直生。
类聚百族。
羣分万形。
员渊挺隋。
方川吐琼。
二
蔼蔼洪族。
天禄攸蕃。
神绥厥本。
道裕其源。
条有丰叶。
波无辍澜。
烈风时播。
芳响世繁。
三
曰繁曰赜。
载德于兹。
克文克敏。
乃惠乃慈。
遵彼洪流。
薄言咏之。
好是神契。
聊与之期。
四
仁勇同宅。
文武相纷。
王谓御事。
谁抚上军。
于时翻飞。
虎啸江濆。
式遏不虞。
俾也无尘。
五
三代既远。
直道垂音。
非齿焉尚。
非德孰钦。
钻仰自古。
鲜曰在今。
匪唯形交。
殷荐其心。
六
心以殷荐。
分以道成。
祗服惠顾。
畴此深情。
亦有芳讯。
薄载其诚。
岂无春晖。
兹焉可荣。
七
大道易闻。
崇轨难袭。
孰云匪衍。
咎吝尤集。
敢谢不佞。
栖山自戢。
临篇焉愧。
德輶辞辑。
八
翩彼日月。
逝犹骇电。
朝华未厌。
夕风已扇。
诗亦有悲。
无几相见。
怀德叹心。
于焉东眷。
九
平津晚贡。
贡公后征。
陟彼玉阶。
黄发来升。
灵卉三秀。
芳草秋兴。
唯颐清神。
福禄是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