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三十六年
公元436年,农历丙子(鼠)年,天干五行属火。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14西凉】【16大夏】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姑臧)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承和四年
(年号:承和(433年四月-439年九月),或作永和,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第一个年号,北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15【汉,】【北燕】(407年—436年)
【高句丽】【北燕】龙城)北燕末代国君冯弘太兴六年(五月亡于北魏.东走高丽)
(年号:太兴(431年正月-436年五月),十六国时期北燕北燕末代国君冯弘第一个年号,北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南北朝时期政权】
(年号:元嘉(424年9月17日.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二月二十一),南朝【刘宋】第二位皇帝刘义符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三个年号。
②齐、都城.建康(479~502年)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二年
(年号:太延(太缘,公元435年正月—440年六月)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第四个年号,北魏第十一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赵广,1年(432年9月—439年)
【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程道养泰始五年(432年九月—437年四月)
(年号:泰始(432年九月—437年四月),蜀王程道养~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第一个年号。
【氐族,】 【后仇池国】武都)第五任首领杨难当建义元年(三月建元)(429-442年在位
(年号:建义(436年三月-442年五月),南朝宋时期后仇池国第五任首领杨难当第一个年号,后仇池国政权第一个年号。
2.【慕容吐谷浑部落】沙州)10.吐谷浑慕璝(424年―436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11.吐谷浑慕利延(436年―452年)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433年四月-439年九月)
【高句丽】十六国【北燕】第三位昭成皇帝冯弘(430年九月~436年)
【逝世名人】
慕璝(?-436年),又作慕瞆、莫溃。姓吐谷浑氏,乌纥堤之子,阿才同母异父从弟。中国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宋元嘉三年(426年),阿才去世,慕璝继立为王。慕璝于宋元嘉八年(431年),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率骑攻灭夏国,擒夏主赫连定。又遣使奉表于北魏告捷,请送赫连定入魏京城(今山西大同)。受北魏封为大将军、西秦王,统有沙州全部和河、秦二州大部及凉州部分地区。宋元嘉九年(432年),慕璝遣使至宋献方物,并遣还原流落于夏国的南朝将士。受宋封为陇西王。宋元嘉十三年(436年),慕璝去世。北魏赐谥号恵王,其弟慕利延即位。
褚灵媛(384-436年),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晋皇后,太傅褚裒曾孙女。司马德文为琅邪王的时候,娶褚灵媛为王妃。元熙元年(419年),封为皇后,生海盐公主司马茂英以及富阳公主。后将女儿司马茂英嫁给宋王刘裕世子刘义符。宋少帝即位后,其女司马茂英成为皇后。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8月7日),褚灵媛辞世,享年五十三岁,与司马德文合葬于冲平陵,谥号为思,史称“恭思皇后”。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四三六年)
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甲寅,魏主还宫。
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魏主不许,将举兵讨之,壬辰,遣使才十馀辈诣东方高丽等诸国告谕之。
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谓道济曰:“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庚申,大赦;以中军将军南谯王义宣为江州刺史。
辛未,魏平东将军娥清、安西将军古弼将精骑一万伐燕,平州刺史拓跋婴帅辽西诸军会之。
氐王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然犹贡奉宋、魏不绝。
夏,四月,魏娥清、古弼攻燕白狼城,克之。高丽遣其将葛卢孟光将众数万随阳伊至和龙迎燕王。高丽屯于临川。燕尚书令郭生因民之惮迁,开城门纳魏兵;魏人疑之,不入。生遂勒兵攻燕王,王引高丽兵入自东门,与生战于阙下,生中流矢死。葛卢孟光入城,命军士脱弊褐,取燕武库精仗以给之,大掠城中。
五月,乙卯,燕王帅龙城见户东徙,焚宫殿,火一旬不灭;令妇人被甲居中,阳伊等勒精兵居外,葛卢孟光帅骑殿后,方轨而进,前后八十馀里。古弼部将高苟子帅骑欲追之,弼醉,拔刀止之,故燕王得逃去。魏主闻之,怒,槛车征弼及娥清至平城,皆黜为门卒。戊午,魏主遣散骑常侍封拨使高丽,令送燕王。
丁卯,魏主如河西。
六月,诏宁朔将军萧汪之将兵讨程道养。军至郪口,帛氐奴请降。道养兵败,还入郪山。
赫连定之西迁也,杨难当遂据上邽。秋,七月,魏主遣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尚书令刘絜督河西、高平诸军以讨之,先遣平东将军崔赜赍诏书谕难当。
魏散骑侍郎游雅来聘。
己未,零陵王太妃褚氏卒,追谥曰晋恭思皇后,葬以晋礼。
八月,魏主畋于河西。
魏主遣广平公张黎发定州兵一万二千通莎泉道。
九月,庚戌,魏乐平王丕等至略阳;杨难当惧,请奉诏,摄上邽守兵还仇池。诸将议,以为:“不诛其豪帅,军还之后,必相聚为乱。又,大众远出,不有所掠,无以充军实,赏将士。”丕将从之,中书侍郎高允参丕军事,谏曰:“如诸将之谋,是伤其向化之心;大军既还,为乱必速。”丕乃止,抚慰初附,秋毫不犯,秦、陇遂安。难当以其子顺为雍州刺史,守下辨。高丽不送燕王于魏,遣使奉表,称“当与冯弘俱奉王化”。魏主以高丽违诏,议击之,将发陇右骑卒。刘絜曰:“秦、陇新民,且当优复,俟其饶实,然后用之。”乐平王丕曰:“和龙新定,宜广修农桑以丰军实,然后进取,则高丽一举可灭也。”魏主乃止。
癸丑,封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
冬,十一月,己酉,魏主如稒阳,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闰月,壬子,还宫。
初,高祖克长安,得古铜浑仪,仪状虽举,不缀七曜。是岁,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径六尺八分,以水转之,昏明中星与天相应。
柔然与魏绝和亲,犯魏边。
吐欲浑惠王慕璝卒,弟慕利延立。
【公元四百三十六年大事记】
宋文帝忌江州刺史檀道济有威名,无辜加以杀害。道济,高平金乡人,世居京口。被捕时,怒云:“乃坏汝万里长城!”北燕畏魏,烧和龙宫殿,东走高丽。北燕亡。
氐王杨难当称大秦王,改元建义。
魏因杨氏据上邽,出兵攻击。难当惧,撤还仇池。柔然绝和亲,攻扰魏边。吐谷浑惠王慕璝死,弟慕利延立。
魏太史令钱乐之铸浑仪,径六尺八分,用水力运转。
[南北朝] 沈约
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星钥亟回变。气化坐盈侵。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高窗仄余火。倾河驾腾参。飚风折暮草。惊萚霣层林。时云霭空远。渊水结清深。奔枢岂易纽。珠庭不可临。怀仁每多意。履顺孰能禁。露清一唯促。缓志且移心。哀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