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三十九年




公元439年,农历己卯(兔)年,天干五行属土。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14西凉【15北燕【16大夏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姑臧)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承和(九月降于北魏)

年号承和(433年四月-439年九月),或作永和,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第一个年号,北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卢水胡.匈奴】【北凉】姑臧)第四位君主安弥县侯沮渠无讳建平元年(439-442年,一说不存在)

年号建平(439-442年,一说为沮渠牧犍年号),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无讳第一个年号,北凉政权第八个年号。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朝】【①】都城.建康(420~479年)

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元嘉

年号元嘉(424年9月17日.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二月二十一)南朝【刘宋】第二位皇帝刘义符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三个年号。

、都城.建康(479~502年)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延

年号太延(太缘,公元435年正月—440年六月)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第四个年号,北魏第十一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赵广,1年(432年9月—439年)


陈留国】第7代陈留王曹虔秀(421年—462年)

氐族,】 【后仇池国】武都)第五任首领杨难当建义

年号建义(436年三月-442年五月),南朝宋时期后仇池国第五任首领杨难当第一个年号,后仇池国政权第一个年号。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部落】)11.吐谷浑慕利延(436年―452年)

柔然】第五任可汗,郁久闾吴提(429--444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36年
【年代】 北朝北魏,南朝、宋
【在位皇帝】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牧犍(433年四月-439年九月)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四位君主安弥县侯沮渠无讳(高昌439-444年)

南朝】南北朝【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424年9月17日--453年3月16日)

拓跋鲜卑】南北朝【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

【年号】 北魏太延五年,北凉承和七年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仇池建义四年

【朝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39年1月31日

农历:43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89年11月29日,波斯历:前184年11月11日,星期:星期二,干支:己卯年 乙丑月 丙寅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7日小寒 1月22日大寒,数九:五九第4天,儒略日数:1881433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赵广(?~439年)南朝宋伍城(今四川中江东)人。元嘉十三年(436年),文帝又遣宁朔将军萧汪之统军讨之。437年降宋,二年后因图再起被杀。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四三九年)

  春,正月,庚寅,司徒义康进位大将军、领司徒,南衮州刺史、江夏王义恭进位司空。

  魏主如定州。

  初,高祖遣诏,令诸子次第居荆州。临川王义庆在荆州八年,欲为之选代,其次应在南谯王义宣。帝以义宣人才凡鄙,置不用;二月,己亥,以衡阳王义季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义季尝春月出畋,有老父被苫而耕,左右斥之,老父曰:“盘于游畋,古人所戒。今阳和布气,一日不耕,民失其时,奈何以从禽之乐而驱斥老农也!”义季止马曰:“贤者也!”命赐之食,辞曰:“大王不夺农时,则境内之民皆饱大王之食,老夫何敢独受大王之赐乎!”义季问其名,不告而退。

  三月,魏雍州刺史葛那寇上洛,上洛太守镡长生弃郡走。

  辛未,魏主还宫。

  杨保宗与兄保显自童亭奔魏。庚寅,魏主以保宗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牧、武都王,镇上邽,妻以公主;保显为镇西将军、晋寿公。

  河西王牧犍通于其嫂李氏,兄弟三人传嬖之。李氏与牧犍之姊共毒魏公主,魏主遣解毒医乘传救之,得愈。魏主征李氏,牧犍不遣,厚资给,使居酒泉。

  魏每遣使者诣西域,常诏牧犍发导护送出流沙。使者自西域还,至武威,牧犍左右有告魏使者曰:“我君承蠕蠕可汗妄言云:‘去岁魏天子自来伐我,士马疫死,大败而还;我擒其长弟乐平王丕。’我君大喜,宣言于国。又闻可汗遣使告西域诸国,称:‘魏已削弱,今天下唯我为强,若更有魏使,勿复供奉。’西域诸国颇有贰心。”使还,具以状闻。魏主遣尚书贺多罗使凉州观虚实,多罗还,亦言牧犍虽外修臣礼,内实乖悖。

  魏主欲讨之,以问崔浩。对曰:“牧犍逆心已露,不可不诛。官军往年北伐,虽不克获,实无所损。战马三十万匹,计在道死伤不满八千,常岁羸死亦不减万匹。而远方乘虚,遽谓衰耗不能复振。今出其不意,大军猝至,彼必骇扰,不知所为,擒之必矣。”魏主曰:“善!吾意亦以为然。”于是大集公卿议于西堂。

  弘农王奚斤等三十馀人皆曰:“牧犍,西垂下国,虽心不纯臣,然继父位以来,职贡不乏。朝廷待以籓臣,妻以公主;今其罪恶未彰,宜加恕宥。国家新征蠕蠕,士马疲弊,未可大举。且闻其土地卤瘠,难得水草,大军既至,彼必婴城固守。攻之不拔,野无所掠,此危道也。”

  初,崔浩恶尚书李顺,顺使凉州凡十二返,魏主以为能。凉武宣王数与顺游宴,对其群下时为骄慢之语;恐顺泄之,随以金宝纳于顺怀,顺亦为之隐。浩知之,密以白魏主,魏主未之信。及议伐凉州,顺与尚书古弼皆曰:“自温圉水以西至姑臧,地皆枯石,绝无水草。彼人言,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至丈馀,春夏消释,下流成川,居民引以溉灌。彼闻军至,决此渠口,水必乏绝。环城百里之内,地不生草,人马饥渴,难以久留。斤等之议是也。”魏主乃命浩与斤等相诘难。众无复它言,但云“彼无水草”。浩曰:“《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畜何以蕃?又,汉人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建郡县也。且雪之消释,仅能敛尘,何得通渠溉灌乎!此言大为欺诬矣。”李顺曰:“耳闻不如目见,吾尝目见,何可共辩”浩曰:“汝受人金钱,欲为之游说,谓我目不见便可欺邪!”帝隐听,闻之,乃出见斤等,辞色严厉,群臣不敢复言,唯唯而已。

  群臣既出,振威将军代人伊馛言于帝曰:“凉州若果无水草,彼何以为国?众议皆不可用,宜从浩言。”帝善之。

  夏,五月,丁丑,魏主治兵于西郊;六月,甲辰,发平城。使侍中宜都王穆寿辅太子晃监国,决留台事,内外听焉。又使大将军长乐王稽敬、辅国大将军建宁王崇将二万人屯漠南以备柔然。命公卿为书以让河西王牧犍,数其十二罪,且曰:“若亲帅群臣委贽远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榇,其次也。若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

  己酉,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利延为河南王。

  魏主自云中济河,秋,七月,己巳,至上郡属国城。壬午,留辎重,部分诸军,使抚军大将军永昌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为乡导。

  魏主问贺以取凉州方略,对曰:“姑臧城旁有四部鲜卑,皆臣祖父旧民,臣愿处军前,宣国威信,示以祸福,必相帅归命。外援既服,然后取其孤城,如反掌耳。”魏主曰:“善!”

  八月,甲午,永昌王健获河西畜产二十馀万。

  河西王牧犍闻有魏师,惊曰:“何为乃尔!”用左丞姚定国计,不肯出迎,求救于柔然。遣其弟征南大将军董来将兵万馀人出战于城南,望风奔溃。刘絜用卜者言,以为日辰不不利,敛兵不追,董来遂得入城。魏主由是怒之。

  丙申,魏主至姑臧,遣使谕牧犍令出降。牧犍闻柔然欲入魏边为寇,冀幸魏主东还,遂婴城固守;其兄子祖逾城出降,魏主具知其情,乃分军围之。源贺引兵招慰诸部下三万馀落,故魏主得专攻姑臧,无复外虑。

  魏主见姑臧城外水草丰饶,由是恨李顺,谓崔浩曰:“卿之昔言,今果验矣。”对曰:“臣之言不敢不实,类皆如此。”

  魏主之将伐凉州也,太子晃亦以为疑。至是,魏主赐太子诏曰:“姑臧城东、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馀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故有此敕,以释汝疑。”

  庚子,立皇子铄为南平王。

  九月,丙戌,河西王牧犍兄子万年帅所领降魏。姑臧城溃,牧犍帅其文武五千人面缚请降,魏主释其缚而礼之。收其城内户口二十馀万,仓库珍宝不可胜计。使张掖王秃发保周、龙骑将军穆罢、安远将军源贺分徇诸郡,杂胡降者又数十万。

  初,牧犍以其弟无讳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领酒泉太守,宜得为秦州刺史、都督丹岭以西诸军事、领张掖太守,安周为乐都太守,从弟唐儿为敦煌太守。及姑臧破,魏主遣镇南将军代人奚眷击张掖,镇北将军封沓击乐都。宜得烧仓库,西奔酒泉;安周南奔吐谷浑,封沓掠数千户而还。奚眷进攻酒泉,无讳、宜得收遗民奔晋昌,遂就唐儿于敦煌。魏主使弋阳公元絜守酒泉,及武威、张掖皆置将守之。

  魏主置酒姑臧,谓群臣曰:“崔公智略有馀,吾不复以为奇。伊馛弓马之士,而所见乃与崔公同,深可奇也!”馛善射,能曳牛却行,走及奔马,而性忠谨,故魏主特爱之。

  魏主之西伐也,穆寿送至河上,魏主敕之曰:“吴提与牧犍相结素深,闻朕讨牧犍,吴提必犯塞,朕故留壮兵肥马,使卿辅佐太子。收田既毕,即发兵诣漠南,分伏要害以待虏至。引使深入,然后击之,无不克矣。凉州路远,朕不得救,卿勿违朕言!”寿顿首受命。寿雅信中书博士公孙质,以为谋主。寿、质皆信卜筮,以为柔然必不来,不为之备。质,轨之弟也。

  柔然敕连可汗闻魏主向姑臧,乘虚入寇,留其兄乞列归与嵇敬、建宁王崇相拒于北镇,自帅精骑深入,至善无七介山,平城大骇,民争走中城。穆寿不知所为,欲塞西郭门,请太子避保南山,窦太后不听而止。遣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拒之于吐颓山。会嵇敬、建宁王崇击破乞列归于阴山之北,擒之,并其伯父他吾无鹿胡及将帅五百人,斩首万馀级。敕连闻之,遁去;追至漠南而还。

  冬,十月,辛酉,魏主东还,留乐平王丕及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凉州,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

  癸亥,秃发保周帅诸部鲜卑据张掖叛魏。

  十二月,乙亥,太子劭加元服,大赦。劭美鬓眉,好读书,便弓马,喜延宾客;意之所欲,上必从之,东宫置兵与羽林等。

  壬午,魏主至平城,以柔然入寇,无大失亡,故穆寿等得不诛。魏主犹以妹婿待沮渠牧犍,征西大将军、河西王如故。牧犍母卒,葬以太妃礼;为武宣王置守冢三十家。

  凉州自张氏以来,号为多士。沮渠牧犍尤喜文学,以敦煌阚骃为姑臧太守,张湛为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为国师助教,金城宋钦为世子洗马,赵柔为金部郎,广平程骏、骏从弟弘为世子侍讲。魏主克凉州,皆礼而用之,以阚骃、刘昞为乐平王丕从事中郎。安定胡叟,少有俊才,往从牧犍,牧犍不甚重之,叟谓程弘曰:“贵主居僻陋之国而淫名僭礼,以小事大而心不纯壹,外慕仁义而实无道德,其亡可翘足待也。吾将择木,先集于魏;与子暂违,非久阔也。”遂适魏。岁馀而牧犍败。魏主以叟为先识,拜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常爽,世寓凉州,不受礼命,魏主以为宣威将军。河西右相宋繇从魏主至平城而卒。

  魏主以索敞为中书博士。时魏朝方尚武功,贵游子弟以讲学为意。敞为博士十馀年,勤于诱导,肃而有礼,贵游皆严惮之,多所成立,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常爽置馆于温水之右,教授七百馀人;爽立赏罚之科,弟子事之如严君。由是魏之儒风始振。高允每称爽训厉有方,曰:“文翁柔胜,先生刚克,立教虽殊,成人一也。”

  陈留江强,寓居凉州,献经、史、诸子千馀卷及书法,亦拜中书博士。魏主命崔浩监秘书事,综理史职;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典著作。浩启称:“阴仲达、段承根,凉土美才,请同修国史。”皆除著作郎。仲达,武威人;承根,晖之子也。

  浩集诸历家,考校汉元以来日月薄食、五星行度,并讥前史之失,别为《魏历》,以示高允。允曰:“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此乃历术之浅事;今讥汉史而不觉此谬,恐后人之讥今犹今之讥古也。”浩曰:“所谬云何?”允曰:“案《星传》:‘太白、辰星常附日而行。’十月,日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星何得背日而行?是史官欲神其事,不复推之于理也。”浩曰:“天文欲为变者,何所不可邪?”允曰:“此不可以空言争,宜更审之。”坐者咸怪允之言,唯东宫少傅游雅曰:“高君精于历数,当不虚也。”后岁馀,浩谓允曰:“先所论者,本不经心;乃更考究,果如君言。五星乃以前三月聚东井,非十月也。”众乃叹服。允虽明历,初不推步及为人论说,唯游雅知之。雅数以灾异问允,允曰:“阴阳灾异,知之甚难;既已知之,复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多,何遽问此!”雅乃止。魏主问允:“为政何先?”时魏多封禁良田,允曰:“臣少贱,唯知农事。若国家广田积谷,公私有备,则饥馑不足忧矣。”帝乃命悉除田禁以赋百姓。

  吐谷浑王慕利延闻魏克凉州,大惧,帅众西遁,逾沙漠。魏主以其兄慕璝有擒赫连定之功,遣使抚谕之,慕利延乃还故地。

  氐王杨难当将兵数万寇魏上邽,秦州人多应之。东平吕罗汉说镇将拓跋意头曰:“难当众甚,今不出战,示之以弱,众情离沮,不可守也。”意头遣罗汉将精骑千馀出冲难当陈,所向披靡,杀其左右骑八人,难当大惊。会魏主以玺书责让难当,难当引还仇池。

  南丰太妃司马氏卒,故营阳王之后也。

  赵广、张寻等复谋反,伏诛。


【公元四百三十九年大事记】

魏主率兵攻北凉,命侍中穆寿留守。魏军克姑臧,沮渠牧犍降,北凉亡。西晋末年以来的十六国时期结束。永嘉(307--312)之乱,中原人士多避居河西,凉州成为人文荟萃之区。

 

魏主礼用学者,刘昞、索敞、张湛、常爽、江强等都从之东行。柔然乘虚攻魏,穆寿无备,平城大震。魏诸将力战,柔然乃退。魏解除封禁良田之令,任民耕种。吐谷浑闻北凉亡,惧而西逃。魏遣使抚諭,乃还故地。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终于统一了北方,中国历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的分裂,以长江为界,偌大的中国进入了被史学家称之为“南北朝”的时期。
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沮渠氏逃亡罗布泊一带。
崔浩公元439年12月,北魏崔浩颁布《魏历》,在北方实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公元439年),秃发保周率鲜卑族众占据张掖自立,反叛北魏。
北魏初(公元439年)置敦煌镇。
(公元439年)太武帝接受寇谦之建议,改年元为“太平真君”。此后,太武帝便以天师道为己任,日常演习。
公元439年,高句骊一次赠送南朝宋文帝战马八百匹,同时赠送北魏黄金二百两、白银四百两。同样中国各政权也回赠价值相当的礼物。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北魏在北方实行均分田亩的安集策和户籍制。
智猛元嘉十六(公元439年)于建业钟山定林寺作《游记》。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鲍照进谒当时为江州刺史的临川王刘义庆,但未见知。鲍照进而希望用贡诗言志的方法,在刘义庆面前展露自己出众的才志,不断却因此遭到了别人的鄙薄,被告诫说:“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这激起了鲍照的强烈不满。他勃然言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干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南史》本传)此次贡诗言志终被刘义庆幕下供职。
公元439年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外国高僧竺法秀在钟山始建上定林寺。
公元439年太武帝攻克凉州(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尽徙凉州百姓,僧侣,工匠于首都平城(今大同市),遂形成沙门佛事东移的局面。

 

【外国大事记】

欧洲
迦太基城遗址公元439年,汪达尔人占领迦太基城,取代了罗马人在北非的地位。
迦太基残存的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占领时重建的。
公元439年圣诞前夕,梅肋尼亚赴白冷,参加黎明弥撒。她对表妹宝辣说:“我不久就要脱离尘世。”
波斯对基督徒大逼迫始于公元339年,西流基泰西封主教西门及其继任人被残酷杀害,西门的两个妹妹被锯成两半。五名主教、一百名教士被斩首,约有十九万基督徒被害。
第二次逼迫始于公元439年,先屠杀亚美尼亚,连主教长也被杀。后屠杀基尔库克总主教区,共有十五万三千名信徒与十名主教被杀。

 

【南北朝诗词】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

[南北朝] 谢灵运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三十九年,公元439年,农历己卯(兔)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延五年 北凉承和七年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仇池建义四年

2023年9月30日 19:32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三十九年,公元439年,农历己卯(兔)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延五年 北凉承和七年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仇池建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