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四十三年




公元44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14西凉【15北燕【16大夏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高昌)第四位君主安弥县侯沮渠无讳承平元年(复国)

年号承平(443年-460年),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无讳第二个年号,北凉政权第九个年号。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朝】【①】都城.建康(420~479年)

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元嘉二

年号元嘉(424年9月17日.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二月二十一)南朝【刘宋】第二位皇帝刘义符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三个年号。

、都城.建康(479~502年)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

年号太平真君(440年六月―451年六月),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第五个年号,北魏第十二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7代陈留王曹虔秀(421年—462年)

氐族,】 【后仇池国】仇池)第六任首领杨保炽建义(沿用杨难当年号)

年号建义(436年三月-442年五月),南朝宋时期后仇池国第五任首领杨难当第一个年号,后仇池国政权第一个年号。杨保炽2年,三月逃走,后可能被杀,443年3月,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一起镇守骆谷(甘肃陇南西和县洛峪镇),之后北魏让杨保宗复国,为后仇池国七任王。

氐族,】 【后仇池国】武都)第七任首领杨保宗,( (443年)4月被诱杀)
氐族,】 【后仇池国】自崖)第八任首领杨文德,(443--
450年)

武都国第一任首领杨文德,(443--450年)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部落】)11.吐谷浑慕利延(436年―452年)

柔然】第五任可汗,郁久闾吴提(429--444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40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宋
【在位皇帝】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四位君主安弥县侯沮渠无讳(高昌439-444年)

南朝】南北朝【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424年9月17日--453年3月16日)

拓跋鲜卑】南北朝【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

【年号】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北凉承平元年

【朝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43年2月15日

农历:44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84年1月28日,波斯历:前180年11月26日,星期:星期一,干支:癸未年 甲寅月 壬寅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1天,儒略日数:1882909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裴方明,(生卒不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朝宋名将。元嘉九年(432年),授中兵参军,从益州刺史刘道济镇压赵广起义。元嘉十九年(442年)五月,仇池首领杨难当叛附北魏后,裴方明率军进入汉中。两军鏖战关陇,大败氐王杨难当大败。凭借军功,宋文帝以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元嘉二十年(443年),坐贪污罪,下狱论死,时人惜之。

【家庭成员】
儿子:裴肃之,参与平定仇池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年(癸未,公元四四三年)

  春,正月,魏皮豹子等进击乐乡,将军王奂之等败没。魏军进至下辩,将军强玄明等败死。二月,胡崇之与魏战于浊水,崇之为魏所擒,馀众走还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降魏,魏遂取仇池。杨保炽走。

  丙午,魏主如恒山之阳;三月,庚申,还宫。

  壬戌,乌洛侯国遣使如魏。初,魏之居北荒也,凿石为庙,在乌洛侯西北,以祀其先,高七十尺,深九十步。及乌洛侯使者至魏,言石庙具在,魏主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庙致祭,刻祝文于壁而还,去平城四千馀里。

  魏河间公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对镇雒谷,保宗弟文德说保宗,令闭险自固以叛魏。或以告齐,夏,四月,齐诱执保宗,送平城,杀之。前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遂举兵立杨文德为主,据白崖,分兵取诸戍,进围仇池,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丁酉,魏大赦。

  己亥,魏主如阴山。

  五月,魏古弼发上邽、高平、岍城诸军击杨文德,文德退走。皮豹子督关中诸军至下辩,闻仇池解围,欲还;弼遣人谓豹子曰:“宋人耻败,必将复来。军还之后,再举为难,不如练兵蓄力以待之。不出秋冬,宋师必至;以逸待劳,无不克矣。”豹子从之。魏以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遣使来求援。秋,七月,癸丑,诏以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文德屯葭芦城,以任朏为左司马;武都、阴平氐多归之。

  甲子,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坐破仇池减匿金宝及善马,下狱死。

  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魏主至鹿浑谷,遇敕连可汗。太子晃言于魏主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掩其不备,速进击之。”尚书令刘絜固谏,以为贼营中尘盛,其众必多,出至平地,恐为所围。不如须诸军大集,然后击之。晃曰:“尘之盛者,由军士惊怖扰乱故也,何得营上而有此尘乎!”魏主疑之,不急击。柔然遁去。追至石水,不及而还。既而获柔然候骑曰:“柔然不觉魏军至,上下惶骇,引众北走,经六七日,知无追者,始乃徐行。”魏主深恨之。自是军国大事,皆与太子谋之。

  司马楚之别将兵督军粮,镇北将军封沓亡降柔然,说柔然令击楚之以绝军食。俄而军中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晓其故。楚之曰:“此必贼遣奸人入营觇伺,割驴耳以为信耳。贼至不久,宜急为之备。”乃伐仰为城,以水灌之,令冻;城立而柔然至,冰坚滑,不可攻,乃散走。

  十一月,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攻魏浊水戍,魏皮豹子、河间公齐救之,道盛败死。

  甲子,魏主还,至朔方,下诏令皇太子副理万机,总统百揆。且曰:“诸功臣勤劳日久,皆当以爵归第,随时朝请,飨宴朕前,论道陈谟而已,不宜复烦以剧职;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十二月,辛卯,魏主还平城。


【公元四百四十三年大事记】

        魏军从宋人手中夺取仇池。氐杨文德自号仇池公,起兵攻仇池,失败。文德附宋,宋封为武都王。

       文德与宋军联合进攻,失败。宋将裴方明因平仇池时赃罪下狱死。

          宋隐士宗炳死(三七五至四四三)。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人。传有《画山水序》,好游览,善画。魏主亲率军攻柔然。敕连可汗逃走,魏军追之不及。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
       公元443年,后仇池国为北魏所灭。
      鲜卑人从嘎仙洞走出大兴安岭之后,只有在公元443年回归祖庙祭祖。
          嘎仙洞公元443年,北魏拓跋鲜卑王朝第三代君王太武帝拓跋焘,接到北方乌洛侯国使节报告,在北方密林深处中的洞穴中,发现了鲜卑祖先居住过的旧墟。于是,太武帝拓跋焘派遣谒者仆射库六官和中书侍郎李敞,带人经过了四千多里路的长途跋涉。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终于来到了东北方的大鲜卑山之中,在先祖的石室旧墟前,按照王朝所定的最高祭礼,供奉马牛羊三牲,在祈祷声中,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祭天祭祖大典。又把祝文刻在洞内石壁之上。
        洪绍(公元361—443年),字继宗。东晋安西将军洪熙长子。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为建威将军、东莱(今山东掖县)太守。义熙五年(公元409年),随刘裕(后为南朝宋武帝)讨慕容超(五胡十六国之南燕),继平广州刺史卢循之乱,因功调升为明威将军,不久升为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后晋室日衰,刘裕势盛,裕因绍不附己,欲中伤之。绍遂于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由京口(今江苏丹徒县)辞官,隐居新定县(即遂安县)木连村(今中洲镇郑月村)。原配夫人太原王氏死后,继娶陶侃孙女。子八,第五子曾为始新(今淳安)县令。绍卒于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葬于武强山脚洪塘坞。其妻陶氏之侄——著名诗人陶渊明为之撰写墓志铭。
        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
    公元443年,北魏击柔然,无功而返。
        仇池政权灭亡后,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乡)建武都政权。
        公元443年,北凉王族沮渠无讳据有高昌,自称高昌王。
       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去世,其弟沮渠安周代立。安周怕沮渠无讳的儿子沮渠乾寿谋反,准备削去乾寿的兵权。车伊洛为壮大自己的势力,派人去告诉了乾寿。乾寿立即率领他的部族500余家投奔了车师王国。与此同时,车伊洛又说服了的弟弟李钦等50余人跟随他。
         公元443年,南朝何承天创《元嘉历》,首次提出使用定朔法的建议,并提出一种叫调日法的数值计算方法,调整分子分母数值,以便得到接近实测年、月长度的历法采用值。
       求那跋陀罗于公元443年译出《楞伽经》。
         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正月,远在大鲜卑山附近的乌洛侯国使臣朝献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室有神灵,民多祈请。”“其岁,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这一事件及祝文也收入了《魏书·礼志》。但是由于时代变迁,地名的变迁,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无法找到史书中记载的“大鲜卑山”和“旧墟石室”,拓跋鲜卑民族也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其发祥地“旧墟石室”也成了千古之谜。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棹歌行

[南北朝] 阮研
芙蓉始出水,绿荇叶初鲜。
且停白雪和,共奏激楚弦。
平生此遭遇,一日当千年。
 阮研 [南朝·梁]字文机,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官至交州刺史。善书,行草甚精熟。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四十三年,公元44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北凉承平元年

2023年9月30日 19:32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四十三年,公元44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北凉承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