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四十八年




公元448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14西凉【15北燕【16大夏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高昌)北凉第五位君主河西王沮渠安周承平六年

年号承平(沿用443年-460年),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无讳第二个年号,北凉政权第九个年号。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朝】【①】都城.建康(420~479年)

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五

年号元嘉(424年9月17日.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二月二十一)南朝【刘宋】第二位皇帝刘义符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三个年号。

、都城.建康(479~502年)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

年号太平真君(440年六月―451年六月),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第五个年号,北魏第十二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7代陈留王曹虔秀(421年—462年)
氐族,】 【后仇池国】自崖)第八任首领杨文德,(443--450年)

武都国】第一任首领杨文德,(443--450年)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部落】)11.西平王吐谷浑慕利延,446年复归故土。封号西平王。(436年―452年)

柔然】第六任可汗,郁久闾吐贺真(444年九月--464年七月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45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宋
【在位皇帝】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五位君主河西王沮渠安周(444六月-460年)

南朝】南北朝【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424年9月17日--453年3月16日)

拓跋鲜卑】南北朝【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

【年号】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高昌北凉承平六年

【朝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48年1月22日

农历:448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79年2月28日,波斯历:前175年11月2日,星期:星期四,干支:戊子年 癸丑月 甲辰日,属相:鼠,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4日小寒 1月19日大寒,数九:四九第7天,儒略日数:1884711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奚斤(360年或369年-448年),本姓达奚,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世典马牧,北魏大臣。奚斤是代郡(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家族世代担任养马之职。父奚箪,得到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宠信。登国初年,奚斤和长孙肥等人一起统领宫廷兵士。后来道武帝任命奚斤为侍郎,在道武帝左右受到亲近。随从道武帝在参合陂击败后燕慕容宝。天赐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奚斤担任郑兵将军,巡视州郡,询问民间疾苦。章武郡民刘牙聚集党羽作乱,奚斤讨平他们。泰常七年(422年),南朝宋武帝刘裕去世,其子宋少帝刘义符即位,底下大臣不服从,国内分裂。于是明元帝派遣奚斤收复刘裕从前侵占的黄河以南的土地,赐给奚斤符节,任命奚斤为都督前锋诸军事、司空公、晋兵大将军、代理扬州刺史,率领吴兵将军公孙表等人南征。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奚斤逝世,时年八十岁。太武帝亲自前往治丧现场,哀伤悲恸,谥号为昭王。

【家庭成员】
长子:奚他观,官至广平太守、都将,袭爵降为弘农公
次子:奚和观,官至建威将军、龙骧将军、冀青二州刺史,封爵广兴子,后改封宜阳侯
三子:奚拔,官至侍中、选部尚书、镇南将军、散骑常侍,封爵乐陵公
(孙子)
1.奚延,奚他观之子,官至瓦城镇将,袭爵弘农公
2.奚绪,奚他观之子,袭爵。初为散令,后为太中大夫,加左将军。封弘农郡开国侯。后例降为县,改封澄城县开国侯
3.奚遵,奚他观之子,袭封。卒,赠镇远将军、洛州刺史,谥曰哀侯
4.奚绍宗,奚他观之子,武定中,开府田曹参军
5.奚冀州,奚和观之子,袭爵宜阳侯
6.奚受真,奚和观之子,官至中散、龙骧将军、给事中、离石镇将,封爵成都侯
7.奚买奴,奚拔之子,官至神部长,死后追赠并州刺史、新兴公
弟弟:奚普回,官至阳曲护军
侄子:奚乌侯,奚普回之子,官至治书御史、建义将军、封爵夷余侯,后进爵城阳公,加员外散骑常侍,虎牢镇将
侄孙:奚兜,奚乌侯之子,薄骨律镇将,假镇远将军,赐爵富城侯。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五年(戊子,公元四四八年)

  春,正月,魏仇池镇将皮豹子帅诸军击之。文德兵败,弃城奔汉中。豹子收其妻子、僚属、军资及杨保宗所尚魏公主而还。

  初,保宗将叛,公主劝之。或曰:“奈何叛父母之国?”公主曰:“事成,为一国之母,岂比小县公主哉!”魏主赐之死。

  杨文德坐失守,免官,削爵土。

  二月,癸卯,魏主如定州,罢塞围役者;遂如上党,诛潞县叛民二千馀家,徙河西离石民五千馀家于平城。

  闰月,己酉,帝大蒐于宣武场。

  初,刘湛既诛,庾炳之遂见宠任,累迁吏部尚书,势倾朝野。炳之无文学,性强急轻浅。既居选部,好诟詈宾客,且多纳货赂,士大夫皆恶之。

  炳之留令史二人宿于私宅,为有司所纠。上薄其过,欲不问。仆射何尚之因极陈炳之之短曰:“炳之见人有烛盘、佳驴,无不乞匄;选用不平,不可一二;交结朋党,构扇是非,乱俗伤风,过于范晔,所少,贼一事耳。纵不加罪,故宜出之。”上欲以炳之为丹阳尹。尚之曰:“炳之蹈罪负恩,方复有尹京赫赫之授,乃更成其形势也。古人云:‘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臣昔启范晔,亦惧犯颜,苟曰愚怀,九死不悔。历观古今,未有众过藉藉,受货数百万,更得高官厚禄如炳之者也。”上乃免炳之官,以徐湛之为丹阳尹。彭城太守王玄谟上言:“彭城要兼水陆,请以皇子抚临州事。”夏,四月,乙卯,以武陵王骏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五月,甲戌,魏以交趾公韩拔为鄯善王,镇鄯善,赋役其民,比之郡县。

  当两大钱行之经时,公私不以为便;己卯,罢之。

  六月,丙寅,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进位司空。

  辛酉,魏主如广德宫。

  秋,八月,甲子,封皇子彧为淮阳王。

  西域般悦国去平城万有馀里,遣使诣魏,请与魏东西合击柔然。魏主许之,中外戒严。

  九月,辛未,以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领军将军沈演之为吏部尚书。

  丙戌,魏主如阴山。

  魏成周公万度归击焉耆,大破之,焉耆王鸠尸卑那奔龟兹。魏主诏唐和与前部王车伊洛帅所部兵会度归讨西域。和说降柳驴等六城,因共击波居罗城,拔之。

  冬,十月,辛丑,魏弘农昭王奚斤卒,子它观袭。魏主曰:“斤关西之败,罪固当死;朕以斤佐命先朝,复其爵邑,使得终天年,君臣之分亦足矣。”乃降它观爵为公。

  癸亥,魏大赦。

  十二月,魏万度归自焉耆西讨龟兹,留唐和镇焉耆。柳驴戍主乙直伽谋叛,和击斩之,由是诸胡咸附,西域复平。

  魏太子朝于行宫,遂从伐柔然。至受降城,不见柔然,因积粮于城内,置戍而还。


【公元四百四十八年大事记】

 杨文德居葭芦(今甘肃武都东北),武都等郡氐人都附之。

 

魏兵往攻,文德兵败,奔汉中。

宋罢当两大钱。魏以韩拔为鄯善王,赋役与内地相同。魏兵攻破焉耆。焉耆王奔龟兹。魏攻龟兹。魏攻柔然,不见敌而还。

 

道士寇谦之死(365-448年)。谦之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市平南)人。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


       雷次宗(公元386—448年),字仲伦,豫章(今南昌市)人。少时笃志好学,曾入庐山,师事名僧释惠远,尤精《三礼》、《毛诗》等经典,官府多次征他入仕,他始终不就,以隐居治学为乐。直到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宋文帝特请雷次宗至京师健康(今南京),于鸡笼山开设学馆,教授生员。当时,国子学(相当于今之国立大学)未立,全国学问基础牢实的学人均汇集于此,听他讲授儒学、玄学、史学、文学诸门学问。文学脱离哲学、史学而独立成类,始于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于天监十七年(公元518年)组织门客编辑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比雷次宗的讲述迟80年,由此可见其在学界的地位于影响。宋文帝多次前往视察,并授予给事中(相当于后世顾问一类的职衔)之职,但他亦辞退不就。不久,返庐山,公卿以下均前往送行,场面十分壮阔。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文帝再次召他返京,并特意为他在钟山建“招隐馆”,让他为皇太子及诸王讲《丧服经》。不久辞世于此。
        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
         448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北魏派大将万度归西征。万度归率领精骑五千,神速进兵鄯善。鄯善百姓布满田野,正在耕种放牧。万度归下令秋毫无犯,鄯善的将士和百姓深受感动,鄯善王真达也自动出城迎降。北魏指派韩拔为鄯善王,像内地一样实行郡县制治理,收取赋税。经历了600余年的鄯善国,至此灭亡。
        公元448年,北魏在鄯善等地驻扎官员征收赋税。
        公元448年,北魏在新疆设鄯善镇和焉耆镇,管理新疆一切事务。
       《北史》记载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五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九年(公元448年)二月,罢塞围作”。这是北魏在首都平城和第一道长城之间修筑的第二道防御长城,通称畿上塞围。此次修筑长城,耗时记载明确,10万人修建了近两年。
         公元448年,寇谦之临终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宵客,下绝嚣浮。”意思是说,让人们上了这座空中寺院,就会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将人间的一切烦恼抛掉,能够超凡脱俗。
       公元448年,沮渠氏北凉政权统一了高昌地区,居高昌为政治中心。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即公元448年左右),车师前部国王车伊洛随魏军从征北凉,其子车歇留守交河。

 


【外国大事记】

      公元448年,阿提拉要求西罗马皇帝将其公主嫁给他,由于西方人不习惯这种和亲方式,阿提拉遭拒绝。于是导致匈奴进攻法国和意大利。造成了欧洲多数部族脱离欧洲大陆而移居不列颠群岛。

          公元448年,东罗马帝国派出以文武兼备的马克西明为团长的使团去匈奴谈判。使团的成员中包括东罗马的历史学家普列斯库斯,他详细记录了在出使途中和在匈奴王廷中的所见所闻。由此使后人得知,这次罗马使团途中受到匈奴人的虐待和侮辱,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到达匈奴王廷。在使团完成使命即将回国时,又因暴露了东罗马原先拟定而没有执行的杀害阿提拉的计划而引起纠纷。东罗马皇帝再次派出由贵族执政官和大将军组成的全权代表团,带着厚礼去匈奴王廷赔礼道歉,才得到阿提拉的宽恕,和约才算签订。这就使东罗马帝国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东罗马人民更加贫困了,东罗马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阿提拉见东罗马帝国已穷困不堪,便掉转马头,去攻打西罗马帝国,以掠夺更多的战利品。
          阿提拉大单于在公元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奴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公元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
         在匈奴连续七年的攻击波下,东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48年割地求和(领地包括今天塞尔维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等),并交纳高额的岁贡。这个王廷建在多瑙河流域的新匈奴大帝国开始走向顶峰。
          罗马历史学家普利斯库斯在公元448年,被作为使者派遣了到阿提拉的营地,期间他着写的《出使匈奴王廷记》,成为了众多描述阿提拉的书籍中,最为准确及详细的版本。此书提供了大量有关阿提拉婚姻,性格,外型,以至匈人皇廷内的情况的资料,其中更不乏对阿提拉冷漠,朴实的性格,与下臣及奉承者的奢华对比的描述。


【南北朝诗词】

新亭送别应令诗

[南北朝] 徐陵
凤吹临伊水。
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
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
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
流睇极清漳。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四十八年,公元448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高昌北凉承平六年

2023年9月30日 19:33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四十八年,公元448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高昌北凉承平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