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七十九年
公元479年,农历己未(羊)年,天干五行属土。
【南北朝时期政权】
(年号:升明(477年8月5日七月十一日—479年5月26日四月二十日)南朝刘宋第九位皇帝明皇帝顺皇帝刘准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十二个年号,也是刘宋最后一个年号,【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南朝宋为齐高帝萧道成所代,南齐开国。】
②齐、都城.建康(479~502年)
(年号:建元(479年5月29日四月二十三日-482年十二月),【南朝】南齐高皇帝萧道成第一个年号,南齐政权第一个年号,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三年
(年号:太和(477年1月30日.农历477年正月(大)初一.乙酉日~~499年4月26日.农历499年四月初一.丙午日卒,,宣武皇帝元恪继位沿用到年底,次年改元),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第三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三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浙江临海】田流~南北朝后期刘宋会稽郡农名起义首领(469-488年)
【陈留国】第8代陈留王曹粲(474年—479年)。南齐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八月癸巳(479年9月25日,农历479年八月二十四)这一天,陈留国被南齐高皇帝萧道成撤销了设置。陈留国的前身,正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曹魏政权。而陈留国的第一任王,则是由魏国末代皇帝曹奂(245-304)所担任。这位少年天子,在十五岁那年便成为了傀儡皇帝,历经五年的风雨波折后退位。然而,他却因此换来了近四十年的荣华富贵,堪称历史上的一段奇闻。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展现出了他的宽厚与仁德。他不仅没有对曹魏皇室赶尽杀绝,反而封曹奂为陈留王,并给予其诸多优待。例如,在上书时不必自称臣子;在接受诏书时也无需跪拜行礼。在自己的封地范围内,曹奂可以沿用昔日曹魏的礼仪制度,甚至连交通工具都与正式的皇帝相差无几。更为特殊的是,他还可以自称为“孤”,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礼遇。 陈留王国的存在时间,甚至比晋朝还要长久五十多年。从建立之初到公元479年被南朝齐正式废除,陈留王国共传八代王。这段历史见证了曹魏后裔在新朝代中的独特地位,也体现了古代政治智慧中的一种平衡与包容。
【阴平国】479年--580年】478年,北魏封杨难当的族弟杨广香为阴平公、葭芦城戍主【杨广香,杨炅,杨崇祖,杨孟孙,杨定,杨太赤,杨法深】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2.吐谷浑拾寅(452年―481年)
(年号:永康(464年-485年),柔然汗国第七任首领郁久闾予成第一个年号,柔然汗国第一个年号。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日本】 雄略天皇,日本第21代天皇(456年11月13日至479年8月7日)。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武。 父亲~允恭天皇 ,母亲~忍坂大中姫命。皇后及姑姑:草香幡梭姫皇女。子女:磐城皇子、星川稚宫皇子、白发皇子(清宁天皇)、草香幡梭姫皇女、栲幡姫皇女。
【日本】22、清宁天皇(せいねい)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在位
【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79年2月7日
农历:479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47年2月27日,波斯历:前144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三,干支:己未年 丙寅月 癸卯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6天,儒略日数:1896050
【逝世名人】
王贞风(436年-479年),即明恭皇后,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侍中王僧朗之女,中书监、江州刺史王景文之妹,宋明帝刘彧的皇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六任皇后(465年 - 472年)。升明三年(479年),宋顺帝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南朝宋灭亡。王贞风与宋顺帝退居东府,后迁居丹阳宫。萧道成称帝后,封宋顺帝为汝阴王,王贞风为汝阴王太妃。同年,王贞风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谥号明恭皇后,以皇后礼节安葬。
【家庭成员】
父亲:王僧朗,官至侍中。
(兄弟)
1.王楷,王贞风、王景文兄,官至太中大夫。
2.王景文,王贞风兄,官至中书监、江州刺史。
丈夫:宋明帝刘彧
(女儿)
1.晋陵长公主刘伯姒
2.建安长公主刘伯媛
刘准(467年8月8日--479年6月11日),字仲谋,小字智观,刘宋王朝末代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一说为桂阳王刘休范之子)。元徽五年(477年)七月八日,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皇帝位。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权力都掌握在萧道成手中。升明三年(479年四月二十三日),被迫禅位于萧道成。同年五月六日,被杀于丹阳宫,年仅十三岁。479年六月十五,葬于遂宁陵。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刘彧,宋明帝(一说生父为桂阳王刘休范)。
母亲:陈法容,昭华-安成王太妃-皇太妃-汝阴王太妃。
妻妾:谢梵境,谢飏女,出身陈郡谢氏,宋顺帝继位立为皇后。萧道成受禅,降为汝阴王妃。
刘赞(471-479年四月初三),原名智随,字仲敷,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宋明帝刘彧第九子。宋顺帝升明元年,迁持节、督郢州、司州之义阳诸军事、前将军、郢州刺史。升明二年(479年5月9日)薨,时年九岁。【《资治通鉴》载:甲戌,武陵王赞卒,非疾也。】
【家庭成员】
父亲:宋明帝刘彧
刘燮(470年-479年6月25日),字仲绥,南朝宋宗室,宋明帝刘彧第六子,母为谢修仪。建元元年四月甲午(479年5月29日),萧道成受禅,建立齐朝,降封刘燮为阴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五月辛酉(6月25日),刘燮被杀害。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生父:刘彧,宋明帝
嗣父:刘昶,宋文帝第九子
母亲:谢修仪
杨运长(?-479),宣城怀安(今安徽宁国)人。起初做宣城郡吏。平时擅长射箭,太宗刘彧当初做皇子时,推他为射师。刘彧登位后,更受宠幸,待遇更优厚。477年,萧道成杀刘昱、立刘凖,此时顾命大臣沈攸之认为时机已至,起兵讨伐,与萧道成争夺天下。杨运长有响应沈攸之的意图,479年,萧道成派骠骑司马崔文仲率军讨伐,杀死了杨运长。
拓跋长乐(?~479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浚之子。太和三年(479年),因为犯罪被征召回京城,之后与内行长乙肆虎图谋作乱,事情败露,九月己未(479年10月21日)被赐在家中自杀,以王的礼节下葬,谥号厉。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拓跋濬,北魏文成帝
母亲:李夫人
源贺(407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省乐都县)人,鲜卑族。源贺与太武帝拓跋焘同宗,其先祖为拓跋诘汾。北魏时期名臣、将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太和三年(479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赐谥为宣,以帝王礼制葬于云中金陵。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南凉第三任君主,后被乞伏炽磐毒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齐纪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民坐执役者甚众,嶷至镇,一日罢遣三千馀人。府州仪物,务存俭约,轻刑薄敛,所部大悦。
辛亥,以竟陵世子赜为尚书仆射,进号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傅道成以谢朏有重名,必欲引参佐命,以为左长史。尝置酒与论魏、晋故事,因曰:“石苞不早劝晋文,死文恸哭,方之冯异,非知机也。”朏曰:“晋文世事魏宝,必将身终北面;借使魏依康、虞故事,亦当三让弥高。”道成不悦。甲寅,以朏为侍中,更以王俭为左长史。
丙辰,以给事黄门侍郎萧长懋为雍州刺史。
二月,丙子,邵陵殇王友卒。辛巳,魏太皇太后及魏主如代郡温泉。
甲午,诏申前命,命太傅赞拜不名。
己亥,魏太皇太后及魏主如西宫。
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甲辰,以太傅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加九锡;其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如故。乙巳,诏齐国官爵礼仪,并仿天朝。丙午,以世子赜领南豫州刺史。
杨运长去宜城郡还家,齐公遣人杀之。凌源令潘智与运长厚善;临川王绰,义庆之孙也。绰遣腹心陈讠赞说智曰:“君先帝旧人,身是宗室近属,如此形势,岂得久全!若招合内外,计多有从者。台城内人常有此心,正苦无人建意耳!”智即以告齐公。庚戌,诛绰兄弟及共党与。
甲寅,齐公受策命,赦其境内,以石头为世子宫,一如东宫。褚渊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故事,求为齐官,齐公不许。以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俭时年二十八。
甲戌,武陵王赞卒,非疾也。
丙戌,加齐王殊礼,进世子为太子。
辛卯,宋顺帝下诏禅位于齐。壬辰,帝当临轩,不肯出,逃于佛盖之下,王敬则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启譬令出,引令升车。帝收泪谓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宫中皆哭。帝拍敬则手曰:“必无过虑,当饷辅国十万钱。”是日,百僚陪位。侍中谢朏在直,当解玺绶,阳为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诏云:“解玺绶授齐王。”朏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传诏惧,使朏称疾,欲取兼人,朏曰:“我无疾,何所道!”遂朝服步出东掖门,仍登车还宅。乃以王俭为侍中,解玺绶。礼毕,帝乘画轮车,出东掖门就东邸,问:“今日何不奏鼓吹?”左右莫有应者。右光禄大夫王琨,华之从父弟也,在晋世已为郎中,至是,攀车獭尾恸哭曰:“人以寿为欢,老臣以寿为戚。既不能先驱蝼蚁,乃复频见此事!”呜咽不自胜,百官雨泣。
司空兼太保褚渊等奉玺绶,帅百官诣齐宫劝进;王辞让未受。渊从弟前安成太守炤谓渊子贲曰:“司空今日何在?”贲曰:“奉玺绶在齐大司马门。”召曰:“不知汝家司空将一家物与一家,亦复何谓!”甲午,王即皇帝位于南郊。还宫,大赦,改元。奉宋顺帝为汝阴王,优崇之礼,皆仿宋初。筑宫丹杨,置兵守卫之。宋神主迁汝阴庙,诸王皆降为公;自非宣力齐室,馀皆除国,独置南康、华容、萍乡三国,以奉刘穆之、王弘、何无忌之后,除国者凡百二十人。二台官僚,依任摄职,名号不同、员限盈长者,别更详议。
以褚渊为司徒。宾客贺者满座,褚炤叹曰:“彦回少立名行,何意披猖至此!门户不幸,乃复有今日之拜。使彦回作中书郎而死,不当为一名士邪!名德不昌,用复有期颐之寿!”渊固辞不拜。
奉朝请河东裴觊上表,数帝过恶,挂冠径去;帝怒,杀之。太子赜请杀谢朏,帝曰:“杀之遂成其名,正应容之度外耳。”久之,因事废于家。
帝问为政于前抚军行参军沛国刘献,对曰:“政在《孝经》。凡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者,皆是也。陛下若戒前车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帝叹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
丙申,魏主如崞山。
丁酉,以太子詹事张绪为中书令,齐国左卫将军陈显达为中护军,右卫将军李安民为中领军。绪,岱之兄子也。
戊戌,以荆州刺史嶷为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
帝命群臣各言得失。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刘善明,请除宋氏大明、泰始以来诸苛政细制,以崇简易。又以为:“交州险远,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大化创始,宜怀以恩德。且彼土所出,唯有珠宝,实非圣朝所须之急。讨伐之事,谓宜且停。”给事黄门郎清河崔祖思亦上言,以为:“人不学则不知道,此悖逆祸乱所由生也。今无员之官,空受禄秩,凋耗民财。宜开文武二学,课台、府、州、国限外之人各从所乐,依方习业,若有废惰者,遣还故郡;经艺优殊者,待以不次。又,今陛下虽履节俭,而群下犹安习侈靡。宜褒进朝士之约素清修者,贬退其骄奢荒淫者,则风俗可移矣。”宋元嘉之世,凡事皆责成郡县。世祖征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督之。自是使者所在旁午,竞作威福,营私纳赂,公私劳扰。会稽太守闻喜公子良上表极陈其弊,以为:“台有求须,但明下诏敕,为之期会,则人思自竭;若有稽迟,自依纠坐之科。今虽台使盈凑,会取正属所办,徒相疑愤,反更淹懈,宜悉停台使。”员外散骑郎刘思效上言:“宋自大明以来,渐见凋弊,征赋有加而天府尤贫。小民嗷嗷,殆无生意;而贵族富室,以侈丽相高,乃至山泽之民,不敢采食其水草。陛下宜一新王度,革正其失。”上皆加褒赏,或以表付外,使有司详择所宜,奏行之。己亥,诏:“二宫诸王,悉不得营立屯邸,封略山湖。”
魏主还平城。
魏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长安镇将陈提等皆坐贪残不法,洛侯、目辰伏诛,提徙边。
又诏以“候官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更置谨直者数百人,使防逻街衢,执喧斗而已。自是吏民始得安业。
自泰始以来,内外多虞,将帅各募部曲,屯聚建康。李安民上表,以为:“自非淮北常备外,馀军悉皆输遣;若亲近宜立随身者,听限人数。”上从之;五月,辛亥,诏断众募。
壬子,上赏佐命之功,褚渊、王俭等进增爵、户各有差。处士何点谓人曰:“我作《齐书》已竟,赞云:‘渊既世族,俭亦国华;不赖舅氏,遑恤国家!’”点,尚之之孙也。渊母宋始安公主,继母吴郡公主;又尚巴西公主。俭母武康公主;又尚阳羡公主。故点云然。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奔入杀王,而以疾闻,上不罪而赏之。辛酉,杀宋宗室阴安公燮等,无少长皆死。前豫州刺史刘澄之,遵考之子也,与褚渊善,渊为之固请曰:“澄之兄弟不武,且于刘宗又疏。”故遵考之族独得免。
丙寅,追尊皇考曰宣皇帝,皇妣陈氏曰孝皇后。
丁卯,封皇子钧为衡阳王。
上谓兗州刺史垣崇祖曰:“吾新得天下,索虏必以纳刘昶为辞,侵犯边鄙。寿阳当虏之冲,非卿无以制此虏也。”乃徙崇祖为豫州刺史。
六月,丙子,诛游击将军姚道和,以其贰于沈攸之也。
甲子,立太子赜为皇太子;皇子嶷为豫章王,映为临川王,暠为安成王,锵为鄱阳王,铄为桂阳王,鉴为广陵王;皇孙长懋为南郡王。
乙酉,葬宋顺帝于遂宁陵。
帝以建康居民舛杂,多奸盗,欲立符伍以相检括,右仆射王俭谏曰:“京师之地,四方辐凑,必也持符,于事既烦,理成不旷;谢安所谓‘不尔何以为京师’也。”乃止。
初,交州刺史李长仁卒,从弟叔献代领州事,以号令未行,遣使求刺史于宋。宋以南海太守沈焕为交州刺史,以叔献为焕宁远司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叔献既得朝命,人情服从,遂发兵守险,不纳焕。焕停郁林,病卒。
秋,七月,丁未,诏曰:“交趾、比景独隔书朔,斯乃前运方季,因迷遂往。宜曲赦交州,即以叔献为刺史,抚安南土。”
魏葭芦镇主杨广香请降,丙辰,以广香为沙州刺史。
八月,乙亥,魏主如方山;丁丑,还宫。
上闻魏将入寇,九月,乙巳,复以豫章王嶷为荆、湘二州刺史,都督如故;以临川王映为扬州刺史。
丙午,以司空褚渊领尚书令。
壬子,魏以侍中、司徒、东阳王丕为太尉,侍中、尚书右仆射陈建为司徒,侍中、尚书代人苟颓为司空。
己未,魏安乐厉王长乐谋反,赐死。
庚申,魏陇西宣王源贺卒。
冬,十月,己巳朔,魏大赦。
癸未,汝阴太妃王氏卒,谥曰宋恭皇后。
初,晋寿民李乌奴与白水氐杨成等寇梁州,梁州刺史范柏年说降乌奴,击杨成等,破之。及沈攸之事起,柏年遣兵出魏兴,声云入援,实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王玄邈代之。诏柏年与乌奴俱下,乌奴劝柏年不受代;柏年计未决,玄邈已至。柏年乃留乌奴于汉中,还至魏兴,盘桓不进。左卫率豫章胡谐之尝就柏年求马,柏年曰:“马非狗也,安能应无已之求!”待使者甚薄;使者还,语谐之曰:“柏年云:‘胡谐之何物狗!所求无厌!’”谐之恨之,谮于上曰:“柏年恃险聚众,欲专据一州。”上使雍州刺史南郡王长懋诱柏年,启为府长史。柏年至襄阳,上欲不问,谐之曰:“见虎格得,而纵上山乎?”甲午,赐柏年死。李乌奴叛入氐,依杨文弘,引氐兵千馀人寇梁州,陷白马戍。王玄邈使人诈降诱乌奴,乌奴轻兵袭州城,玄邈伏兵邀击,大破之,乌奴挺身复走入氐。
初,玄邈为青州刺史,上在淮阴,为宋太宗所疑,欲北附魏,遣书结玄邈,玄邈长史清河房叔安曰:“将军居方州之重,无故举忠孝而弃之,三齐之土,宁蹈东海而死耳,不敢随将军也!”玄邈乃不答上书。及罢州还,至淮阴,严军直过;至建康,启太宗,称上有异志。及上为骠骑,引为司马,玄邈甚惧,而上待之如初。及破乌奴,上曰:“玄邈果不负吾意遇也。”叔安为宁蜀太守,上赏其忠正,欲用为梁州,会病卒。
十一月,辛亥,立皇太子妃斐氏。
癸丑,魏遣假梁郡王嘉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琛督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虎子督三将出寿阳,奉丹杨王刘昶入寇;许昶以克复旧业,世胙江南,称籓于魏。蛮酋桓诞请为前驱,以诞为南征西道大都督。义阳民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欲以州附魏,魏乐陵镇将韦珍引兵渡淮应接。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萧惠朗将二千人,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天盖,韦珍略七千馀户而去。景先,上之从子也。南兗州刺史王敬则闻魏将济淮,委镇还建康,士民惊散,既而魏竟不至。上以其功臣,不问。
上之辅宋也,遣骁骑将军王洪范使柔然,约与共攻魏。洪范自蜀出吐谷浑,历西域,乃得达。至是,柔然十馀万骑寇魏,至塞上而还。
是岁,魏诏中书监高允议定律令。允虽笃老,而志识不衰。诏以允家贫养薄,令乐部丝竹十人五日一诣允以娱其志,朝晡给膳,朔望致牛酒,月给衣服绵绢;入见则备几杖,问以政治。
契丹莫贺弗勿干帅部落万馀口入附于魏,居白狼水东。
【公元四百七十九年大事记】
三月,宋以太傅萧道成为相国,封齐公,加九锡。四月。顺帝被迫禅位于齐。宋亡。刘宋共八帝、六十年。萧道成即帝位,是为齐太祖高皇帝。旋杀宋顺帝。齐禁诸王等“营立屯村,封略山湖”。又禁将帅增募部曲。齐进倭王为镇东大将军。魏有候官千数,专事勒索。是年罢候官,另用数百人,巡逻街道,逮捕喧斗之人,吏民始得安业。契丹“莫贺弗”(首领)勿干率部落万余口附魏,居白狼水(今大凌河)。
【南北朝诗词】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 沈约
义重师匡,业贵虚受。襄野顺风,西河杜帚。
表迹亏光,降情回首。道御百灵,神行万有。
尊学尚矣,继列传徽。旗章或舛,兹道莫违。
自堂及室,异轸同归。洋洋圣范,楚楚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