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四十七年




公元44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8后秦】【9西秦】【10后凉】【11南凉】【13南燕】【14西凉【15北燕【16大夏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高昌)北凉第五位君主河西王沮渠安周承平五年

年号承平(沿用443年-460年),北凉第三位君主河西哀王沮渠无讳第二个年号,北凉政权第九个年号。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朝】【①】都城.建康(420~479年)

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四

年号元嘉(424年9月17日.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二月二十一)南朝【刘宋】第二位皇帝刘义符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三个年号。

、都城.建康(479~502年)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

年号太平真君(440年六月―451年六月),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第五个年号,北魏第十二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7代陈留王曹虔秀(421年—462年)
氐族,】 【后仇池国】自崖)第八任首领杨文德,(443--450年)

武都国】第一任首领杨文德,(443--450年)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部落】)11.西平王吐谷浑慕利延,446年复归故土。封号西平王。(436年―452年)

柔然】第六任可汗,郁久闾吐贺真(444年九月--464年七月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44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宋
【在位皇帝】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五位君主河西王沮渠安周(444六月-460年)

南朝】南北朝【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424年9月17日--453年3月16日)

拓跋鲜卑】南北朝【北魏】平城)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

【年号】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 高昌北凉承平五年

【朝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47年2月1日

农历:44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80年2月27日,波斯历:前176年11月12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丁亥年 辛丑月 己酉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五九第8天,儒略日数:188435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北凉君主~沮渠牧犍(?~447年),字茂虔,临松匈奴(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北凉第三位国君,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义和三年(433年),继承王位,年号永和。永和七年(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破姑臧时,归降北魏,拜征西大将军,受封河西王。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宣称密谋谋反,坐罪赐死于家,葬以王礼,谥号为哀。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

    萧承之(384年~447年),字嗣伯,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朝宋名将,齐高帝萧道成的父亲。元嘉七年(430年),到彦之北伐大败,北魏乘胜进占青州,安平公乙旃眷(叔孙建)进犯济南,萧承之“空城计”智退敌军。元嘉十年(433年),在梁州刺史萧思话手下,担任横野府司马、汉中太守。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卒,享年六十四岁。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家族成员】(家族情况
妻子:宣孝皇后陈道正
(儿子)
1.衡阳元王萧道度
2.始安贞王萧道生:其子萧鸾即位,追为齐景帝。
3.齐高帝萧道成

         刘义季(415年~447年9月15日),小字师护  ,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宋武帝刘裕第七子。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之弟,母吕美人。刘义季嗜酒,彭城王刘义康被废后,刘义季为求自保,避免重蹈刘义康的覆辙,于是日夜饮酒,少有清醒之日。元嘉二十一年八月戊辰(444年9月3日),进号征北大将军,改任都督南兖、幽、徐、青、冀六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元嘉二十二年七月乙酉(445年9月15日),改任徐州刺史。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未(447年9月15日),刘义季在彭城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追赠侍中、司空,谥文王。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刘裕,宋武帝。
母亲:吕美人。

      拓跋范(?~447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次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为慕容夫人。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日,拓跋范受封爵位为乐安王,官拜中军大将军。延和二年(433年)六月十四日,太武帝下诏命令拓跋范征发秦、雍二州士兵一万人,在长安城内筑建小城。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九月,太武帝亲征柔然,当时太武帝兵分四路攻打柔然,拓跋范与建宁王拓跋崇各率领十五名大将从东路出击。之后太武帝率军出征,尚书令刘洁(鲜卑族)谋划作乱,拓跋范知道此事却不告发。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事情泄露。八月拓跋范因病突然去世,谥号宣王。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太宗明元帝拓跋嗣
母亲:慕容夫人

      拓跋伏罗(?~447年),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爵位,加任车骑大将军。太平真君八年,拓跋伏罗去世。没有儿子,封国削除。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明元帝拓跋嗣
父亲:太武帝拓跋焘
母亲:椒房越氏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公元四四七年)

  春,正月,甲戌,大赦。

  魏吐京胡及山胡曹仆浑等反;二月,征东将军武昌王提等讨平之。

  癸未,魏主如中山。

  魏师之克敦煌也,沮渠牧犍使人斫开府库,取金玉及宝器,因不复闭。小民争入盗取之,有司索盗不获。至是,牧犍所亲及守藏者告之,且言牧犍父子多蓄毒药,潜杀人前后以百数;姊妹皆学左道。有司索牧犍家,得所匿物。魏主大怒,赐沮渠昭仪死,并诛其宗族,唯沮渠祖以先降得免。又有告牧犍犹与故臣民交通谋反者,三月,魏主遣崔浩就第赐牧犍死,谥曰哀王。

  魏人徙定州丁零三千家于平城。

  六月,魏西征诸将扶风公处真等八人,坐盗没军资及虏掠赃各千万计,并斩之。

  初,上以货重物轻,改铸四铢钱。民多翦凿古钱,取铜盗铸。上患之。录尚书事江夏王义恭建议,请以大钱一当两。右仆射何尚之议曰:“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本,事存交易,岂假多铸!数少则币重,数多则物重,多少虽异,济用不殊。况复以一当两,徒崇虚价者邪?若今制遂行,富人之赀自倍,贫者弥增其困,惧非所以使之均壹也。”上卒从义恭议。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阳文王义季卒。义季自彭城王义康之贬,遂纵酒不事事。帝以书诮责,且戒之,义季犹酣饮自若,以至成疾而终。

  魏乐安宣王范卒。

  冬,十月,壬午,胡籓之子诞世杀豫章太守桓隆之,据郡反,欲奉前彭城王义康为主;前交州刺史檀和之去官归,过豫章,击斩之。

  十一月,甲寅,封皇子浑为汝阴王。

  十二月,魏晋王伏罗卒。

  杨文德据葭芦城,招诱氐、羌,武都等五郡氐皆应之。


【公元四百四十七年大事记】

       宋从元嘉七年铸四铢钱后,民多剪凿古钱,取铜私铸,乃以大钱一枚作两文。

               御史中丞何承天死(370-447)。承天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无神论思想家、天算学家。所撰《报应问》、《达性论》等,反对佛教报应之说,主张形死则神灭。魏杀原北凉主沮渠牧犍。魏徒定州丁零三千家于平城。

 

       萧承之(公元383年-447年),字嗣伯,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之父,生前未做皇帝。历任扬武将军、威烈将军、右卫将军、太子屯骑校尉,龙骧将军、右军将军,封晋兴县五等男,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萧承之卒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享年65岁。
         萧赜升明元年(公元447年),宋朝大将沈攸之据荆楚发动叛乱,朝廷尚未作出决策,萧赜就率兵占了湓口城(今江西九江),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叛军一下流进发。萧道成得知此事后,喜形于色地说:“萧赜真是我的好儿子啊!”即位之后,萧赜还数次在建康城的玄武湖中为禁军讲武。在位期间,继续推行萧道成的治国之策,恢复禄田俸佚,劝课农商,减免赋役,赈济穷困。从宽执法。注重学校教育,修建孔庙,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仇池政权灭亡后,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乡)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是陇南几个政权中历时最短的政权。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慧琼来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当她行到破冈地界,身体大感不适,于是吩咐随行弟子道:“我死之后,不必埋藏,劳民伤财。尔等可把我的身体分割开来,喂养动物。”说完就逝世了。
         南朝宋文帝元嘉廿四年至廿五年(公元447年--448年),铸“五铢”钱,制作精整,大型厚重,重八铢,以一当两行用。世称“当两五铢”。
           南北朝宋代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刺史徐湛之,在广陵(即扬州)蜀冈之“ 宫城东北角池侧”,“营构”,“风亭、月观、 吹台、琴室” ,“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 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茂,湛之更起风亭 、月观、 吹台 琴室,果竹繁盛, 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
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北魏太武帝出于加强对辽西行政统治的需要,下诏设立营州昌黎郡,辖龙城、广兴二县,郡治与营州同设于龙城。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僧述十八九岁,在当地拜禅林寺名尼净秀为师,正式出家当了尼姑,遂了多年以来的大愿。
             刘宋时期,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粮食的需求,元嘉间在太湖流域进行了围湖造田,芙蓉湖因年久淤积,分化出阳湖、茭饶、临津诸湖。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复于芙蓉湖区修阳湖堰,得良田数百顷。又于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治临津湖为田。
            棘城最后废弃是在公元447年,即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将棘城并于龙城县之后。

 

【外国大事记】

           一连串的人为和自然灾害在阿提拉率领匈人撤走便接连降临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Hippodrome)上的大暴动,于公元445年至447年发生的严重瘟疫和饥荒,还有差少许令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被彻底摧毁的大地震。于是在公元447年,巩固了自己作为匈人唯一领袖地位的阿提拉便伺机而入,由默西亚(Moesia)行省入侵。于Vit河沿岸,一个哥德骑兵指挥官Arnegisclus带领一支罗马军队进行抵抗但却被阿提拉打败。但罗马军队的损失仍不大,于是阿提拉便绕过了一些主要的军事重镇,横越巴尔干半岛直趋塞莫皮莱獈口(今希腊境内)。但当匈人军队再次到达君士坦丁堡后,面对著迅速重建后的新城墙却显得束手无策。阿提拉于是提出恢复“和平”的条件:“拜占庭人需继续履行纳贡

        拜占庭帝国的责任,以及把多瑙河以南5日骑程内的防御工事全部撤除”。 此后协商断断续续地持续了约三年。
      拜占庭11.99km2, 建于公元447年。
       公元447年1月,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及色雷斯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持续时间达4个多月。东罗马人天灾刚过,人祸又至,阿提拉乘机率军对东罗马发起进攻,劫后余生的东罗马各城镇不堪一击,匈奴大军占领了许多东罗马城镇。阿提拉攻拜占庭,后者将年贡增到2100黄金。而且还割让了东西长300英里,南北宽100英里的田野地带供匈奴游牧。
        罗马帝国建都时期保留下来的古迹有:考古公园内的君士坦丁赛马场(公元321年),苏莱曼尼耶区的瓦伦斯渡槽(公元378年),以及特奥多里奥二世从公元413年起修建的长6650米的城墙。公元447年修建的第二道工事,是军事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卡萨帕王(公元447年~公元495年)在位期间,就曾在锡吉里耶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堡垒式宫殿。他认为自己是一位神一般的国王。
        早期的佛拉门哥音乐,大约产生在公元447年,擅长歌舞的吉扑塞人离开印度,移居西班牙的安达鲁西亚定居下来。他们一方面接受了西班牙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仍保护着固有的独特文化。在民族的传统音乐,容入了当地的宗教音乐,并加入了舞蹈,孕育出早期的佛拉门哥音乐。当时佛拉门哥音乐只是以歌为主的歌舞表演,尚没有吉他伴奏。


【南北朝诗词】

赠鲍舂陵别诗

[南北朝] 吴均
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
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
海鸿来倏去,林花合复分。
所忧别离意,白露下沾裙。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待诏,累升至奉朝请。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史籍记载:《梁书》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建安王(萧)伟为扬州,引兼记室,掌文翰。王迁江州,补国侍郎,兼府城局。还除奉朝请。先是,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功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时年五十二。(吴)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著《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梁书》卷四十九)。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四十七年,公元44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 高昌北凉承平五年

2023年9月30日 19:33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四十七年,公元447年,农历丁亥(猪)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 高昌北凉承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