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六十四年
公元464年,农历甲辰(龙)年,闰五月,天干五行属木。
【南北朝时期政权】
(年号:大明(457年正月—464年十二月),南朝【刘宋】第五位皇帝刘骏第二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六个年号。
【南朝】刘宋第六位皇帝前废帝刘子业(闰五月二十三.7月12日即位.次年改元)
②齐、都城.建康(479~502年)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五位皇帝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和平五年
(年号:和平(460年2月8日---465年6月20日),北朝北魏第五位皇帝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第四个年号,北魏第十八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8代陈留王曹铣(463年—473年)
【氐族,】【武都国】白水)杨元和被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加封为武都王(455-466年六月在位)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2.吐谷浑拾寅(452年―481年)
【柔然】第六任可汗,郁久闾吐贺真(444年九月--464年七月在位)
【柔然】第七任可汗,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永康元年(464年七月既位)
(年号:永康(464年-485年),柔然汗国第七任首领郁久闾予成第一个年号,柔然汗国第一个年号。处罗可汗“郁久闾吐贺真”于公元464年七月病死,郁久闾予成于同月继位,仿制中原王朝,建年号为“永康”,称受罗部真可汗(意思为仁惠之王)。受罗部真可汗在位期间,希望与北魏和好相处,曾几次向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和高宗(文成帝)求婚,后因故未成,公元485年,受罗部真可汗病死。
【高昌国】阚氏高昌开国君主阚伯周甘露五年(460年-477年在位)。
(年号:甘露(460--465年十二月)阚氏高昌开国君主阚伯周第一个年号,阚氏高昌国第一个年号,466年,迫于柔然压力,改用柔然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年号(永康)。
【南朝】刘宋第五位皇帝刘骏(453年5月20日~464年7月12日在位)
【南朝】刘宋第六位皇帝前废帝刘子业(464年7月12日 闰五月二十三--465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466年1月1日)在位)
【拓跋鲜卑】北朝【北魏】平城)第五位皇帝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兴安元年(452年10月31日-465年6月20日)
【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64年1月25日
农历:46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63年8月28日,波斯历:前159年11月5日,星期:星期六,干支:甲辰年 乙丑月 辛未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4日小寒 1月19日大寒,数九:五九第1天,儒略日数:1890558
【逝世名人】
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430年-46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453年,太子刘劭弑帝之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便击溃刘劭的势力,夺取了皇位。年号“孝建”、“大明”,464年7月12日(闰五月庚申二十三),刘骏病逝于建康宫玉烛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二年。庙号世祖,谥号孝武皇帝。8月27日,奉葬景宁陵。个人作品~《乐府诗集》 《玉台新咏》《丁督护歌》等,刘骏死后,儿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宋文帝刘义隆(407-453)
生母:路惠男(412-466),崇宪太后→昭皇太后
文穆皇后王宪嫄(428年-464年10月9日),即文穆皇后,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宋孝武帝刘骏的表姐及皇后,东晋丞相王导之后,散骑常侍王偃和宋武帝刘裕次女吴兴长公主刘荣男的女儿,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四任皇后(454年 - 464年)。
元嘉二十年(443年),武陵王刘骏纳为王妃,颇得其宠爱,生前废帝刘子业、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册为皇后。大明八年(464年),宋孝武帝去世,其子刘子业即位,尊为皇太后。同年八月,王宪嫄去世,时年三十八岁,谥号文穆,与宋孝武帝合葬于景宁陵。
【家族成员】
天祖:王导,东晋丞相,赠太傅。
父亲:王偃,东晋丞相王导玄孙,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恭
母亲:刘荣男,吴兴公主,宋武帝刘裕第二女
兄弟:王藻,王偃长子,东阳太守,迎娶宋文帝刘义隆第六女、临川公主刘英媛
丈夫:刘骏,宋孝武帝
子女
儿子:前废帝刘子业 、豫章王刘子尚
女儿:山阴公主刘楚玉 、临淮康哀公主刘楚佩 、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
郁久闾吐贺真(?~464年),敕连可汗子。敕连可汗于公元444年9月病死,郁久闾吐贺真于同月继位,称处罗可汗(意思为唯一之王)。460年,处罗可汗攻杀盘踞高昌的沮渠安周,封阚爽之子阚伯周为高昌王,沮渠安周的旧部由此转而臣服于柔然。公元464年7月,处罗可汗病死。儿子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同月继位,仿制中原王朝,改元永康,公元485年,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病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甲辰,公元四六四年)
春,正月,丁亥,魏主立其弟云为任城王。
戊子,以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领司徒。
夏,闰五月,壬寅,太宰义恭领太尉。
上末年尤贪财利,刺史、二千石罢还,必限使献奉,又以蒲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终日酣饮,少有醒时,常凭几昏睡,或外有奏事,即肃然整容,无复酒态。由是内外畏之,莫敢弛惰。庚申,上殂于玉烛殿。遗诏:“太宰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以骠骑将军、南兗州刺史柳元景领尚书令,入居城内。事无巨细,悉关二公,大事与始兴公沈庆之参决;若有军旅,悉委庆之;尚书中事,委仆射颜师伯;外临所统,委领军将军王玄谟。”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年十六。大赦。吏部尚书蔡兴宗亲奉玺绶,太子受之,傲惰无戚容。兴宗出,告人曰:“昔鲁昭不戚,叔孙知其不终。家国之祸,其在此乎!”
甲子,诏复以太宰义恭录尚书事,柳元景加开府仪同三司,领丹阳尹,解南兗州。
六月,丁亥,魏主如阴山。
秋,七月,己亥,以晋安王子勋为江州刺史。
柔然处罗可汗卒,子予成立,号曰受罗部真可汗,改元永康。部真帅众侵魏;辛丑,魏北镇游军击破之。
壬寅,魏主如河西。高车五部相聚祭天,众至数万。魏主亲往临视之,高车大喜。
丙午,葬孝武皇帝于景宁陵,庙号世祖。
庚戌,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乙卯,罢南北二驰道,及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元嘉。尚书蔡兴宗于都座慨然谓颜师伯曰:“先帝虽非盛德之主,要以道始终。三年无改,古典所贵。今殡宫始撤,山陵未远,而凡诸制度兴造,不论是非,一皆刊削,虽复禅代,亦不至尔。天下有识,当以此窥人。”
太宰义恭素畏戴法兴、巢尚之等,虽受遗辅政,而此身避事,由师伯不从。是政归近习。法兴等专制朝权,威德近远,诏敕皆出其手;尚书事无大小,咸取决焉,义恭与颜师伯但守空名而已。
蔡兴宗自以职管铨衡,每至上朝,辄为义恭陈登贤进士之意,又箴规得失,博论朝政。义恭性恇挠,阿顺法兴,恒虑失旨,闻兴宗言,辄战惧无答,兴宗每奏选事,法兴、尚之等辄点定国回换,仅有在者。兴宗于朝堂谓义恭、师伯曰:“主上谅暗,不亲万机;而选举密事,多被删改,复非公笔,亦不知是何天子意!”数与义恭等争选事,往复论执。义恭、法兴皆恶之。左迁兴宗新昌太守;既而以其人望,复留之建康。
丙辰,追立何妃曰献皇后。
乙丑,新安王子鸾解领司徒。戴法兴等恶王玄谟刚严,八月,丁卯,以玄谟为南徐州刺史。
王太后疾笃,使呼废帝。帝曰:“病人间多鬼,那可往!”太后怒,谓侍者:“取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宁馨儿!”己丑,太后殂。
九月,辛丑,魏主还平城。癸卯,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
乙卯,葬文穆皇后于景宁陵。
冬,十二月,壬辰,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为东扬州。癸巳,以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
是岁,青州移治东阳。
宋之境内,凡有州二十二,郡二百七十四,县千二百九十九,户九十四万有奇。
东方诸郡连岁旱,饥,米一升钱数百,建康亦至百馀钱,饿死者什六七。
【公元四百六十四年大事记】
闰五月,宋孝武帝死(430-464)。太子子业即位,年十六岁,是为前废帝。以太宰义恭录尚书事。义恭素畏戴法兴,法兴等专制朝政。是时宋有州二十二,郡二百七十四,县一千二百九十九,户九十四万有奇。东方诸郡连年旱饥,米一升数百钱,建康也值百余钱,饿死者什六七。
是年,柔然处罗可汗死,子受罗部真可汗立,改元永康。部真侵魏,战败。
【南北朝诗词】
咏阳云楼檐柳诗
[南北朝] 萧绎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
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
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
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