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六十九年
公元469年,农历己酉(鸡)年,天干五行属土。
【南北朝时期政权】
(年号:泰始((465年十二月初七~471年十二月),南朝刘宋第七位皇帝明皇帝刘彧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九个年号。
②齐、都城.建康(479~502年)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年号:皇兴(467年10月13日八月二十九戊申日~471年9月19日.农历471年八月十九.乙巳日),北魏第六位皇帝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第二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浙江临海】田流~南北朝后期刘宋会稽郡农名起义首领(469-488年)
【康乐山】张凤~南朝宋时豫章农民起义首领(468-471年在位)
【氐族,】【武都国】葭芦(武都东南)杨僧嗣(466年七月-473年十月在位)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2.吐谷浑拾寅(452年―481年)
(年号:永康(464年-485年),柔然汗国第七任首领郁久闾予成第一个年号,柔然汗国第一个年号。
【高昌国】阚氏高昌开国君主阚伯周(460年-477年在位)。
【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69年1月29日
农历:469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58年10月28日,波斯历:前154年11月10日,星期:星期三,干支:己酉年 乙丑月 壬寅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3日小寒 1月18日大寒,数九:五九第6天,儒略日数:1892389
【逝世名人】
李峻(?~469年),字珍之,梁国蒙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人。北魏外戚大臣,文成元皇后兄长,献文帝拓跋弘舅舅,刘宋济阴郡守李方叔之子。出身于陇西李氏支房顿丘李氏,文成帝即位,拜镇西将军、泾州刺史、顿丘公,累迁太宰,册封顿丘王。皇兴三年(469年)十月,李峻去世,谥号为“宣”。
【家族成员】
父亲:李方叔,于宋文帝时期在刘宋担任济阴郡太守,外戚恩封为征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顿丘献王。
皇兴中被献文帝拓跋弘追封顿丘王,有子八人,五人封王,二人封公,一人封侯。其家族亦称五王李。
(妹妹)
文成元皇后,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拓跋焘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得到了李氏姐妹两个人,拓跋仁因谋反被诛戮后,两人作为罪人的家属被押送到平城宫,其中一人被文成帝宠幸,生下献文帝拓跋弘,后被北魏追尊为文成元恭皇后。
(族兄弟)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李文通渐渐了解到李峻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李峻兄弟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弟弟)
1.李雅、李白、李永、李诞。
2.李嶷,字携之,使持节都督冀、青、定、相、济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启府仪同三司,冀、青二州刺史,彭城静王。
儿子:李奇,顿丘郡公。
(侄子)
1.侄子:李平,字昙定,李嶷长子。
2.侄子:李崇,字继长,小字继伯,陈留郡公李诞之子。
3.侄女:李氏,李平妹,嫁高道悦。
孙女:李元姜,(李奇女)嫁北海王元颢。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
春,正月,癸亥,上耕籍田,大赦。
沈文秀守东阳,魏人围之三年,外无救援,士卒昼夜拒战,甲胄生虮虱,无离叛之志。乙丑,魏人拔东阳,文秀解戎服,正衣冠,取所持节坐斋内。魏兵交至,问:“沈文秀何在?”文秀厉声曰:“身是!”魏人执之,去其衣,缚送慕容白曜,使之拜,文秀曰:“各两国大臣,何拜之有!”白曜还其衣,为之设馔,锁送平城。魏主数其罪而宥之,待为下客,给恶衣、疏食;既而重其不屈,稍嘉礼之,拜外都下大夫。于是青、冀之地尽入于魏矣。二月,己卯,魏以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白曜抚御有方,东人安之。
魏自天安以来,比岁旱饥,重以青、徐用兵,山东之民疲于赋役。显祖命因民贫富,为三等输租之法,等为三品:上三品输平城,中输它州,下输本州。又,魏旧制:常赋之外,有杂调十五;至是悉罢之,由是民稍赡给。
河东柳欣慰等谋反,欲立太尉庐江王祎。祎自以于帝为兄,而帝及诸兄弟皆轻之,遂与欣慰等通谋相酬和。征北咨议参军杜幼文告之,丙申,诏降祎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出镇宣城,帝遣腹心杨运长领兵防卫。欣慰等并伏诛。
三月,魏人寇汝阴,太守杨文苌击却之。
夏,四月,丙申,魏大赦。
五月,魏徙青、齐民于平城,置升城、历城民望于桑干,立平齐郡以居之;自馀悉为奴婢,分赐百官。
魏沙门统昙曜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遇凶岁,赈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魏主并许之。于是僧祇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
六月,魏立皇子宏为太子。
癸酉,以左卫将军沈攸之为郢州刺史。
上又令有司奏庐江王祎忿怼有怨言,请穷治;不许。丁丑,免祎官爵,遣大鸿胪持节奉诏责祎,因逼令自杀,子辅国将军充明废徙新安。
冬,十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魏顿丘王李峻卒。
十一月,丁未,魏复遣使来修和亲,自是信使岁通。
闰月,戊子,以辅师将军猛阳为兗州刺史,始治淮阴。
十二月,戊戌,司徒建安王休仁解扬州。休仁年与上邻亚,素相友爱,景和之世,上赖其力以脱祸。及泰始初,四方兵起,休仁亲当矢石,克成大功,任总百揆,亲寄甚隆;由是朝野辐凑,上渐不悦。休仁悟其旨,故表解扬州。己未,以桂阳王休范为扬州刺史。
分荆州之巴东、建平,益州之巴西、梓潼郡,置三巴校尉,治白帝。先是,三峡蛮、獠岁为抄暴,故立府以镇之。上以司徒参军东莞孙谦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谦将之官,敕募千人自随,谦曰:“亦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开布恩信,蛮、獠翕然怀之,竞饷金宝;谦皆慰谕,不受。
临海贼帅田流自称东海王,剽掠海盐,杀鄞令,东土大震。
【公元四百六十九年大事记】
魏破东阳,俘沈文秀。至此,宋丧失青、冀、兖、徐和豫州的淮西;以后在淮阴侨立兖州,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侨立徐州,在郁州(今江苏连云港东云台山一带,当时在海中)侨立青州、冀州(按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通鉴》见秦始二年,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现总叙于此。又侨立各州的具体年份在秦始七年和元徽元年。)。魏从天安以来,连年饥旱,加以用兵,赋役繁重,至此定贫富三等输租之法。每等分三品,上三品输平城,中三品输别州,下三品输本州;又取消杂租(原来相当于常赋之半数)。迁青、齐民至平城,除立平齐郡安置“民望”外,余为奴婢,分赏百官。献文帝接受沙门统(僧官)县曜的要求,“平齐户”及诸民能每年输谷六十入佛曹者,为“僧抵户”;民犯重罪者与官奴同为“佛图户”,供诸寺洒扫。是年,魏遣使与宋修好,自是南北岁有使者往来。
【南北朝诗词】
清思诗五首 其三
[南北朝] 江淹
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
偃蹇灵芝采,容裔紫华堂。
林木不拂盖,淇水宁渐裳。
倏忽南江阴,照曜北海阳。
从此长往来,万世无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