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八十七年



公元48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

【②】都城.建康(479~502年)

南朝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永明五年

年号永明(483年1月24日正月初一~494年1月22日农历493年十二月三十)【南朝】【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第一个年号,南齐政权第二个年号,,共10年余。南齐在萧赜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时期称为永明之治。永明十一年七月郁林王萧昭业即位沿用。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一年

年号太和(477年1月30日.农历477年正月(大)初一.乙酉日~~499年4月26日.农历499年四月初一.丙午日卒,,宣武皇帝元恪继位沿用到年底,次年改元),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第三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三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浙江临海】田流~南北朝后期刘宋会稽郡农名起义首领(469-488年)

仇池氐】【武兴国】第三任君主杨集始(486年3月6日.农历486年闰正月十五-503年十一月在位)

仇池氐阴平国】第二任君主杨炅(481年七月~495年十二月在位)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3.吐谷浑度易侯(481年―490年)

柔然】第八任可汗,郁久闾豆仑太平三年(485-492年)

年号太平(485年-492年),柔然伏名敦可汗豆仑第一个年号,柔然国第二个年号。

高昌国】阚首归,(约478年-约488年或491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日本】23.显宗天皇(けんぞう)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在位2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84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南齐】第二任世祖武皇帝萧赜(482年三月-493年七月)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

【年号】北魏太和十一年 柔然太平三年 南朝齐永明五年

【朝代】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87年2月9日

农历:48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39年5月28日,波斯历:前136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丁卯年 壬寅月 丁亥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8天,儒略日数:1898974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拓跋浑(?~487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阳平王拓跋熙次子。太和十一年(487年),跟从孝文帝元宏巡幸方山,在道而薨,谥号为康。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生父:拓跋熙,阳平王
嗣父:拓跋连,广平王
儿子:元霄,字飞龙,大宗正卿、左光禄大夫、南平王,赠卫将军、定州刺史,谥号安王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齐纪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五年(丁卯,公元四八七年)

  春,正月,丁亥朔,魏主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

  戊子,以豫章王嶷为大司马,章陵王子良为司徒,临川王映、卫将军王俭、中军将军王敬则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子良启记室范云为郡,上曰:“闻其常相卖弄,朕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遂取以奏,凡百馀纸,辞皆切直。上叹息,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荒人桓天生自称桓玄宗族,与雍、司二州蛮相扇动,据南阳故城,请兵于魏,将入寇。丁酉,诏假丹阳尹萧景先节,总帅步骑,直指义阳,司州诸军皆受节度;又假护军将军陈显达节,帅征虏将军戴僧静等水军向宛、叶,雍、司众军皆受显达节度,以讨之。魏光禄大夫咸阳文公高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馀年,未尝有谴;冯太后及魏主甚重之,常命中黄门苏兴寿扶侍。允仁恕简静,虽处贵重,情同寒素;执书吟览,昼夜不去手,诲人以善,恂恂不倦;笃亲念故,无所遗弃。显祖平青、徐,悉徙其望族于代,其人多允之婚媾,流离饥寒;允倾家赈施,咸得其所,又随其才行,荐之于朝。议者多以初附间之,允曰:“任贤使能,何有新旧!必若有用,岂可以此抑之!”允体素无疾,至是微有不适,犹起居如常,数日而卒,年九十八。赠侍中、司空,赙襚甚厚;魏初以来,存亡蒙赉,皆莫及也。

  桓天生引魏兵万馀人至沘阳,陈显达遣戴僧静等与战于深桥,大破之,杀获万计。天生退保沘阳,僧静围之,不克而还。荒人胡丘生起兵悬瓠以应齐,魏人击破之,丘生来奔。天生又引魏兵寇舞阴,舞阴戍主殷公愍拒击破之,杀其副张麒麟,天生被创退走。三月,丁未,以陈显达为雍州刺史。显达进据舞阳城。

  夏,五月,壬辰,魏主如灵泉池。

  癸巳,魏南平王浑卒。

  甲午,魏主还平城。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麻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魏南部尚书公孙邃、上谷公张儵帅众与桓天生复寇舞阴,殷公愍击破之;天生还窜荒中。邃,表之孙也。

  魏春夏大旱,代地尤甚;加以牛疫,民馁死者多。六月,癸未,诏内外之臣极言无隐。齐州刺史韩麒麟上表曰:“古先哲王,储积九稔;逮于中代,亦崇斯业,入粟者与斩敌同爵,力田者与孝悌均赏。今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叁分居二。自承平日久,丰穰积年,竞相矜夸,遂成侈俗。贵富之家,童妾袨服,工商之族,仆隶玉食,而农夫阙糟糠,蚕妇乏短褐。故耕者日少,田有荒芜;谷帛罄于府库,宝货盈于市里;衣食匮于室,丽服溢于路。饥寒之本,实在于斯。愚谓凡珍异之物,皆宜禁断,吉凶之礼,备为格式;劝课农桑,严加赏罚。数年之中,必有盈赡。往年校比户贯,租赋轻少。臣所统齐州,租粟才可给俸,略无入仓,虽于民为利,而不可长久。脱有戎役,或遭天灾,恐供给之方,无所取济。可减绢布,增益谷租;年丰多积,岁俭出赈。所谓私民之谷,寄积于官,官有宿积,则民无荒年矣。”秋,七月,己丑,诏有司开仓赈贷,听民出关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所过给粮廪,所至三长赡养之。

  柔然伏名敦可汗残暴,其臣侯医垔石洛候数谏止之,且劝其与魏和亲。伏名敦怒,族诛之,由是部众离心。八月,柔然寇魏边,魏以尚书陆睿为都督,击柔然,大破之。睿,丽之子也。初,高车阿伏至罗有部落十馀万,役属柔然。伏名敦之侵魏也,阿伏至罗谏,不听。阿伏至罗怒,与从弟穷奇帅部落西走,至前部西北,自立为王。国人号曰“候娄匐勒”,夏言天子也;号穷奇曰“候倍”,夏言太子也。二人甚亲睦,分部而立,阿伏至罗居北,穷奇居南。伏名敦追击之,屡为阿伏至罗所败,乃引众东徙。

  九月,辛未,魏诏罢起部无益之作,出宫人不执机杼者。冬,十月,丁未,又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四民欲造,任之无禁。是时,魏久无事,府藏盈积。诏尽出御府衣服珍宝、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刀钤十分之八,外府衣物、缯布、丝纩非供国用者,以其太半班赉百司,下至工、商、皁隶,逮于六镇边戍,畿内鳏、寡、孤、独、贫、癃,皆有差。

  魏秘书令高祐、丞李彪奏请改《国书》编年为纪、传、表、志,魏主从之。祐,允之从祖弟也。十二月,诏彪与著作朗崔光改修《国书》。光,道固之从孙也。

  魏主问高祐曰:“何以止盗?”对曰:“昔宋均立德,猛虎渡河;卓茂行化,蝗不入境。况盗贼,人也,苟守宰得人,治化有方,止之易矣。”祐又上疏言:“今之选举,不采识治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停此薄艺,弃彼朽劳,唯才是举,则官方斯穆。又勋旧之臣,虽年勤可录而才非抚民者,可加之以爵赏,不宜委之以方任,所谓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者也。”帝善之。

  祐出为西兗州刺史,镇滑台。以郡国虽有学,县、党亦宜有之,乃命县立讲学,党立小学。


【公元四百八十七年大事记】

           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开西邸年代,从《南齐书》本传。《通鉴》见永明二年,盖因萧子良兼司徒而连带叙述。),集文学之士,其中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眺、沈约、陆倕,号八友。抄五经、百家成《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齐“荒人”桓天生煽动雍、司二州蛮,据南阳故城,降魏。齐兵破之。魏“荒人”胡丘生在悬瓠起兵应齐,被魏兵所败。魏大臣高允死(390-?)。允字伯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历仕五帝五十余年。魏大旱,牛疫,民多饿死,代地尤甚。齐州刺史韩麒麟言时弊,谓京师民庶,不耕者多,游食之人占三分之二;工商之族,仆隶玉食,农民则缺衣食。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咏织妇诗

[南北朝] 徐陵
纤纤运玉指。
脉脉正蛾眉。
振蹑开交缕。
停梭续断丝。
檐前初月照。
洞户朱帷垂。
弄机行掩泪。
弥令织素迟。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八十七年,公元48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和十一年 柔然太平三年 南朝齐永明五年

2023年10月11日 22:36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八十七年,公元48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和十一年 柔然太平三年 南朝齐永明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