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五百一十七年



公元51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②

、都城.建康(502~557年)

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天监十六年

年号:天监((502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520年2月3日农历519年十二月二十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第一个年号,萧梁政权第一个年号。

,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熙平二年

年号熙平(516年2月18日正月初一~518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八.甲申日),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第一个年号,北魏第二十八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仇池氐】【武兴国】第四任君主杨绍先(503年12月14日.农历503年十一月十一日-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仇池氐阴平国】第五任君主杨太赤(511-517年在位)。

仇池氐阴平国】第六任君主杨定(518年-525年)51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八(甲子),魏以氐酋杨定为阴平王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4.吐谷浑伏连筹(490年9月19日农历490年八月二十日―529年在位)

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建昌十年

年号:建昌(508-520年),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年号,柔然汗国第五个年号。
高昌国】交河城)麴嘉义熙八年

年号:义熙( 510年/511年—约525年),高昌国(曲氏)第六任君主麴嘉第二个年号,高昌政权第二个年号。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一任国王.文咨明王(高罗云)491年 - 519年)。

日本26、继体天皇(けいたい)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仇池氐:武兴国.478年-553年,杨绍先(503年-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506年,魏攻克武兴,被执送洛阳。武兴国灭亡。北魏孝昌中(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杨绍先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八月,梁亦以其为秦、南秦二州刺史,大同元年(535年),进封车骑将军。后复反梁,被梁将击破,不久去世。
杨绍先去世后,史书对于即位者是谁有两种说法,
1.《南史》、《梁书》记载是杨智慧即位。既然他和南梁有瓜葛,还是偏信《梁书》多点。
2.《周书》、《北史》记载是杨辟邪即位。

【世纪】6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214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515年2月12日--516年改元-528年3月31日

【年号】北魏熙平二年 柔然建昌十年 南朝梁天监十六年 高昌义熙八年

【朝代】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517年2月7日

农历:51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08年4月28日,波斯历:前106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二,干支:丁酉年 壬寅月 癸亥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6天,儒略日数:1909930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元怀(488年~517年5月2日),字宣义,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同母弟,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二十一年,元怀封广平王。 宣武帝元恪猜忌近亲,迫害激烈。元怀与京兆王元愉从不约束自己的下属,故他二人的下属官员多有不法行为。正始三年(506年)十月,宣武帝下令彻查广平王府、京兆王府的违法乱纪现象,最终三十多名官员被判处死刑,其余未被处死的官员也大多被革职为民。但元怀与元愉并未悔改,二人互相攀比炫耀,贪婪放纵,不守法律。后来,元怀被宣武帝软禁在华林别馆,宣武帝让四门博士董征去给元怀讲经。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逝世,元怀被放还回家。 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元怀去世,年仅三十岁,赠使持节、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侍中,谥号武穆。中兴二年,元怀第三子元脩即位,成为北魏孝武帝后,追谥武穆皇帝。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梁纪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六年(丁酉,公元五一七年)

  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魏大乘馀贼复相聚,突入瀛州,刺史宇文福之子员外散骑侍郎延帅奴客拒之。贼烧斋阁,延突火抱福出外,肌发皆焦,勒众苦战,贼遂散走,追讨,平之。

  甲戌,魏大赦。

  魏初,民间皆不用钱,高祖太和十九年,始铸太和五铢钱,遣钱工在所鼓铸。民有欲铸钱者,听就官炉,铜必精练,无得淆杂,世宗永平三年,又铸五铢钱,禁天下用钱不依准式者。既而洛阳及诸州镇所用钱各不同,商货不通。尚书令任城王澄上言以为:“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鸡眼、镮凿,更无馀禁。计河西诸州今所行者悉非制限,昔来绳禁,愚窃惑焉。又河北既无新钱,复禁旧者,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徒成杼轴之劳,不免饥寒之苦,殆非所以救恤冻馁,子育黎元之意也。钱之为用,贯繦相属,不假度量,平均简易,济世之宜,谓为深允。乞并下诸方州镇,其太和与新铸五铢及古诸钱方俗所便用者,但内外全好,虽有大小之异,并得通行,贵贱之差,自依乡价。庶货环海内,公私无壅。其鸡眼、镮凿及盗铸、毁大为小、生新巧伪不如法者,据律罪之。”诏从之。然河北少钱,民犹用物交易,钱不入市。

  魏人多窃冒军功,尚书左丞卢同阅吏部勋书,因加检核,得窃阶者三百馀人,乃奏:“乞总集吏部、中兵二局勋簿,对句奏案,更造两通,一关吏部,一留兵局。又,在军斩首成一阶以上者,即令行台军司给券,当中竖裂,一支付勋人,一支送门下,以防伪巧。”太后从之。同,玄之族孙也。

  中尉无匡奏请取景明元年已来,内外考簿、吏部除书、中兵勋案、并诸殿最,欲以案校窃阶盗官之人,太后许之。尚书令任城王澄表以为:“法忌烦苛,治贵清约。御史之体,风闻是司,若闻有冒勋妄阶,止应摄其一簿,研检虚实,绳以典刑。岂有移一省之案,寻两纪之事,如此求过,谁谌其罪!斯实圣朝所宜重慎也。”太后乃止。又以匡所言数不从,虑其辞解,欲奖安之,乃加镇东将军。二月,丁未,立匡为东平王。

  三月,丙子,敕织官,文锦不得为仙人鸟善之形,为其裁剪,有乖仁恕。

  丁亥,魏广平文穆王怀卒。

  夏,四月,戊申,魏以中书监胡国珍为司徒。

  诏以宗庙用牲,有累冥道,宜皆以面为之。于是朝野喧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复血食,帝竟不从。八坐乃议以大脯代一元大武。

  秋,八月,丁未,诏魏太师高阳王雍入居门下,参决尚书奏事。

  冬,十月,诏以宗庙犹用脯脩,更议代之,于是以大饼代大脯,其馀尽用蔬果。又起至敬殿、景阳台,置七庙座,每月中再设净馔。

  乙卯,魏诏:北京士民未迁者,悉听留居为永业。

  十一月,甲子,巴州刺史牟汉宠叛,降魏。

  十二月,柔然伏跋可汗遣俟近尉比建等请和于魏,用敌国之礼。

  是岁,以右卫将军冯道根为豫州刺史。道根谨厚木讷,行军能检敕士卒;诸将争功,道根独默然。为政清简,吏民怀之。上尝叹曰:“道根所在,令朝廷不复忆有一州。”魏尚书崔亮奏请于王屋等山采铜铸钱,从之。是后民多私铸,钱稍薄小,用之益轻。


【公元五百一十七年大事记】

         梁武帝令织官,织锦花纹不得用仙人鸟兽形状,以免裁剪有失仁恕;又诏:宗庙祭祀用牲,用面为之,以免杀生;又诏:宗庙以饼代脯,余用蔬果。魏大乘法庆余部攻入瀛州(今河北河间),旋败。魏自永平三年(510年)禁用不合准式之钱以后,各地所用之钱不同,商贾(北魏后期商业,据《洛阳伽蓝记》卷四“法去寺”条记洛阳大市,也很繁盛。“有刘宝者,最为富室。州郡都会之处,皆立一宅,各养马十匹,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是以海内之货,咸萃其庭,产匹铜山,家藏金穴。”)不通,是年准兼用太和五铢、新铸五铢及通行古钱,惟禁鸡眼、镮凿小钱。然河北钱少,仍兼用缣、布代钱。魏又在王屋等山采铜铸钱。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秋风

[南北朝] 王谌
去年相遇钓鱼矶,今岁飘飘又入扉。
渡月薄侵蟾兔冷,拂云轻助燕鸿飞。
逗遛余响惊残梦,催促新寒上裌衣。
欲把丝桐传此曲,破琴弦断损金徽。

 
【其他阅读】
=======
 

公元五百一十七年,公元51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熙平二年 柔然建昌十年 南朝梁天监十六年 高昌义熙八年

2023年10月19日 19:19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501-600    公元五百一十七年,公元51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熙平二年 柔然建昌十年 南朝梁天监十六年 高昌义熙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