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五百一十八年



公元518年,农历戊戌(狗)年,天干五行属土。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②

、都城.建康(502~557年)

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天监十七年

年号:天监((502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520年2月3日农历519年十二月二十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第一个年号,萧梁政权第一个年号。

,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熙平三年

年号熙平(516年2月18日正月初一~518年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八.甲申日),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第一个年号,北魏第二十八个年号。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神龟元年

年号神龟(518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三.己酉日~520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八),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第二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九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仇池氐】【武兴国】第四任君主杨绍先(503年12月14日.农历503年十一月十一日-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仇池氐阴平国】第五任君主杨太赤(511-517年在位)。

仇池氐阴平国】第六任君主杨定(518年-525年)51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八(甲子),魏以氐酋杨定为阴平王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4.吐谷浑伏连筹(490年9月19日农历490年八月二十日―529年在位)

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建昌十一年

年号:建昌(508-520年),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年号,柔然汗国第五个年号。
高昌国】交河城)麴嘉义熙九年

年号:义熙( 510年/511年—约525年),高昌国(曲氏)第六任君主麴嘉第二个年号,高昌政权第二个年号。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一任国王.文咨明王(高罗云)491年 - 519年)。

日本26、继体天皇(けいたい)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仇池氐:武兴国.478年-553年,杨绍先(503年-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506年,魏攻克武兴,被执送洛阳。武兴国灭亡。北魏孝昌中(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杨绍先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八月,梁亦以其为秦、南秦二州刺史,大同元年(535年),进封车骑将军。后复反梁,被梁将击破,不久去世。
杨绍先去世后,史书对于即位者是谁有两种说法,
1.《南史》、《梁书》记载是杨智慧即位。既然他和南梁有瓜葛,还是偏信《梁书》多点。
2.《周书》、《北史》记载是杨辟邪即位。

【世纪】6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215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九位皇帝魏肃宗-孝明帝元诩515年2月12日--516年改元-528年3月31日

【年号】北魏熙平三年,神龟元年 柔然建昌十一年 南朝梁天监十七年 高昌义熙九年

【朝代】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518年1月27日

农历:51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07年4月28日,波斯历:前105年11月7日,星期:星期六,干支:戊戌年 癸丑月 丁巳日,属相:狗,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4日小寒 1月19日大寒,数九:五九第4天,儒略日数:1910284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梁纪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七年(戊戌,公元五一八年)

  春,正月,甲子,魏以氐酋杨定为阴平王。

  魏秦州羌反。

  二月,癸巳,安成康王秀卒。秀虽与上布衣昆弟,及为君臣,小心畏敬过于疏贱,上益以此贤之。秀与弟始兴王憺尤相友爱,憺久为荆州刺史,常中分其禄以给秀,秀称心受之,亦不辞多也。

  甲辰,大赦。

  己酉,魏大赦,改元神龟。

  魏东益州氐反。

  魏主引见柔然使者,让之以籓礼不备,议依汉待匈奴故事,遣使报之。司农少卿张伦上表,以为:“太祖经启帝图,日有不暇,遂令竖子游魂一方。亦由中国多虞,急诸华而缓夷狄也。高祖方事南辕,未遑北伐。世宗述遵遗志,虏使之来,受而弗答。以为大明临御,国富兵强,抗敌之礼,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之!今虏虽慕德而来,亦欲观我强弱;若使王人衔命虏庭,与为昆弟,恐非祖宗之意也。苟事不获已,应为制诏,示以上下之仪,命宰臣致书,谕以归顺之道,观其从违,徐以恩威进退之,则王者之体正矣。岂可以戎狄兼并,而遽亏典礼乎!”不从。伦,白泽之子也。

  三月,辛未,魏灵寿武敬公于忠卒。

  魏南秦州氐反。遣龙骧将军崔袭持节谕之。

  夏,四月,丁酉,魏秦文宣公胡国珍卒,赠假黄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号曰太上秦公,加九锡,葬以殊礼,赠襚仪卫,事极优厚。又迎太后母皇甫氏之柩与国珍合葬,谓之太上秦孝穆君。谏议大夫常山张普惠以为前世后父无称“太上”者,“太上”之名不可施于人臣,诣阙上疏陈之,左右莫敢为通。会胡氏穿圹,下有磐石,乃密表,以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太上’者因‘上’而生名也,皇太后称‘令’以系‘敕’下,盖取三从之道,远同文母列于十乱,今司徒为‘太上’,恐乖系敕之意。孔子称:‘必也正名乎!’比克吉定兆,而以浅改卜,亦或天地神灵所以垂至戒、启圣情也。伏愿停逼上之号,以邀廉光之福。”太后乃亲至国珍宅,召集五品以上博议。王公皆希太后意,争诘难普惠;普惠应机辨析,无能屈者。太后使元叉宣令于普惠曰:“朕之所行,孝子之志。卿之所陈,忠臣之道。群公已有成议,卿不得苦夺朕怀。后有所见,勿难言也。”

  太后为太上君造寺,壮丽埒于永宁。

  尚书奏复征民绵麻之税,张普惠上疏,以为:“高祖废大斗,去长尺,改重称,以爱民薄赋。知军国须绵麻之用,故于绢增税绵八两,于布增税麻十五斤,民以称尺所减,不啻绵麻,故鼓舞供调。自兹以降,所税绢布,浸复长阔,百姓嗟怨,闻于朝野。宰辅不寻其本在于幅广度长,遽罢绵麻。既而尚书以国用不足,复欲征敛。去天下之大信,弃己行之成诏,追前之非,遂后三史。不思库中有大麻,而群臣共窃之也,何则所输之物,或斤羡百铢,未闻有司依律以罪州郡;或小有滥恶,则坐户主,连及三长。是以在库绢布,逾制者多,郡臣受俸,人求长阔厚重,无复准极,未闻以端幅有馀还求输官者也。今欲复调绵麻,当先正称、尺,明立严禁,无得放溢,使天下知二圣之心爱民惜法如此,则太和之政复见于神龟矣。”

  普惠又以魏主好游骋苑囿,不亲视朝,过崇佛法,郊庙之事多委有司,上疏切谏,以为:“殖不思之冥业,损巨费于生民,减禄削力,近供无事之僧,崇饰云殿,远邀未然之报,昧爽之臣稽首于外,玄寂之众遨游于内,衍礼忤时,人灵未穆。愚谓修朝夕之因,求礻氏劫之果,未若收万国之欢心以事其亲,使天下和平,灾害不生也。伏愿淑慎威仪,为万邦作式,躬致郊庙之虔,亲纡朔望之礼,释奠成均,竭心千亩。量撤僧寺不急之华,还复百官久折之秩。已造者务令简约速成,未造者一切不复更为。则孝弟可以通神明,德教可以光四海,节用爱人,法俗俱赖矣。”寻敕外议释奠之礼,又自是每月一陛见群臣,皆用普惠之言也。

  普惠复表论时政得失,太后与帝引普惠于宣光殿,随事诘难。

  临川王宏妾弟吴法寿杀人而匿于宏府中,上敕宏出之,即日伏辜。南司奏免宏官,上注曰:“爱宏者兄弟私亲,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五月,戊寅,司徒、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免。

  宏自洛口之败,常怀愧愤,都下每有窃发,辄以宏为名,屡为有司所奏,上每赦之。上幸光宅寺,有盗伏于骠骑航,待上夜出;上将行,心动,乃于硃雀航过。事发,称为宏所使,上泣谓宏曰:“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不堪,汝何为者?我非不能为汉文帝,念汝愚耳!”宏顿首称无之;故因匿法寿免宏官。

  宏奢僭过度,殖货无厌。库屋垂百间,在内堂之后,关籥甚严,有疑是铠仗者,密以闻。上于友爱甚厚,殊不悦。佗日,送盛馔与宏爱妾江氏曰:“当来就汝欢宴。”独携故人射声校尉丘佗卿往,与宏及江大饮,半醉后,谓曰:’我今欲履行汝后房。”即呼舆径往堂后。宏恐上见其货贿,颜色怖惧。上意益疑之,于是屋屋检视,每钱百万为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为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间。上与佗卿屈指计,见钱三亿馀万,馀屋贮布绢丝绵漆蜜纟宁蜡等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上始知非仗,大悦,谓曰:“阿六,汝生计大可!”乃更剧饮至夜,举烛而还。兄弟方更敦睦。

  宏都下有数十邸,出悬钱立券,每以田宅邸店悬上文契,期讫,便驱券主,夺其宅。都下、东土百姓,失业非一。上后知之,制悬券不得复驱夺,自此始。

  侍中、领军将军吴平侯昺,雅有风力,为上所重,军国大事皆与议决,以为安右将军,监扬州。昺自以越亲居扬州,涕泣恳让,上不许。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

  辛巳,以宏为中军将军、中书监,六月,乙酉,又以本号行司徒。

  臣光曰:宏为将则覆三军,为臣则涉大逆,高祖贷其死罪可矣。数旬之间,还为三公,于兄弟之恩诚厚矣,王者之法果安在哉!

  初,洛阳有汉所立《三字石经》,虽屡经丧乱而初无损失。及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以建浮图精舍,遂大致颓落,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侍中领国子祭酒崔光请遣官守视,命国子博士李郁等补其残缺,胡太后许之。会元叉、刘腾作乱,事遂寝。

  秋,七月,魏河州羌却铁忽反,自称水池王;诏以主客郎源子恭为行台以讨之。子恭至河州,严勒州郡及诸军毋得犯民一物,亦不得轻与贼战,然后示以威恩,使知悔惧。八月,铁忽等相帅诣子恭降,首尾不及二旬。子恭,怀之子也。

  魏宦者刘腾,手不解书,而多奸谋,善揣人意。胡太后以其保护之功,累迁至侍中、右光禄大夫,遂干预政事,纳赂为人求官,无不效者。河间王琛,简之子也,为定州刺史,以贪纵著名,及罢州还,太后诏曰:“琛在定州,唯不将中山宫来,自馀无所不致,何可更复叙用!”遂废于家。琛乃求为腾养息,赂腾金宝巨万计。腾为之言于太后,得兼都官尚书,出为秦州刺史,会腾疾笃,太后欲及其生而贵之。九月,癸未朔,以腾为卫将军,加仪同三司。

  魏胡太后以天文有变,欲以崇宪高太后当之。戊申夜,高太后暴卒;冬,十月,丁卯,以尼礼葬于北邙,谥曰顺皇后。百官单衣邪巾送至墓所,事讫而除。

  乙亥,以临川王宏为司徒。

  魏胡太后遣使者宋云与比丘惠生如西域求佛经。司空任城王澄奏:“昔高祖迁都,制城内唯听置僧尼寺各一,馀皆置于城外;盖以道俗殊归,欲其净居尘外故也。正始三年,沙门统惠深,始违前禁,自是卷诏不行,私谒弥众,都城之中,寺逾五百,占夺民居,三分且一,屠沽尘秽,连比杂居。往者代北有法秀之谋,冀州有大乘之变。太和、景明之制,非徒使锱素殊途,盖亦以防微杜渐。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正以诱于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释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不容,国曲所共弃也。臣谓都城内寺未成可徙者,宜悉徙于郭外,僧不满五十者,并小从大;外州亦准此。”诏从之,然卒不能行。

  是岁,魏太师雍等奏:“盐池天藏,资育群生,先朝为之禁限,亦非苟与细民争利。但利起天池,取用无法,或豪贵封护,或近民吝守,贫弱远来,邈然绝望。因置主司,令其裁察,强弱相兼,务令得所。什一之税,自古有之,所务者远近齐平,公私两宜耳。及甄琛启求罢禁,乃为绕池之民尉保光等擅自固护;语其障禁,倍于官司,取与自由,贵贱任口。请依先朝禁之为便。”诏从之。


【公元五百一十八年大事记】

        梁武帝疑临川王宏藏铠仗,查看后房,见藏钱三亿余万及大量布绢等,并无铠仗,知无异志,大喜,兄弟更和睦。《弘明集》编者僧祐死(445-)。梁诗人何逊、文学批评家钟嵘约卒于本年。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作品今存《何记室集》辑本。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著有《诗品》。魏秦州氐羌、东益州氐、河州羌相继起兵,均败。魏胡太后派使者宋云与僧惠生西行求佛经。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应谢主簿骚体

[南北朝] 江淹
山棂静兮悲凝凉。
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
积石闭兮紫苔伤。
芝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
沐予冠于极浦。
驰予佩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
忧与忧兮不忘。
使杜蘅可翦而弃。
夫何贵于芬芳。

 
【其他阅读】
=======
 

公元五百一十八年,公元518年,农历戊戌(狗)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熙平三年,神龟元年 柔然建昌十一年 南朝梁天监十七年 高昌义熙九年

2023年10月19日 19:36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501-600    公元五百一十八年,公元518年,农历戊戌(狗)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熙平三年,神龟元年 柔然建昌十一年 南朝梁天监十七年 高昌义熙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