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百一十四年
公元51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南北朝时期政权】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年号:天监((502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520年2月3日农历519年十二月二十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第一个年号,萧梁政权第一个年号。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①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延昌三年
(年号:延昌(5月26日农历四月二十五~516年2月17日农历515年闰十二月二十九),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第四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七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仇池氐】【武兴国】第四任君主杨绍先(503年12月14日.农历503年十一月十一日-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仇池氐】【阴平国】第五任君主杨太赤(511-517年在位)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4.吐谷浑伏连筹(490年9月19日农历490年八月二十日―529年在位)
(年号:建昌(508-520年),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年号,柔然汗国第五个年号。
【高昌国】交河城)麴嘉义熙五年
(年号:义熙( 510年/511年—约525年),高昌国(曲氏)第六任君主麴嘉第二个年号,高昌政权第二个年号。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一任国王.文咨明王(高罗云)(491年 - 519年)。
【日本】26、继体天皇(けいたい)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仇池氐:武兴国.478年-553年,杨绍先(503年-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506年,魏攻克武兴,被执送洛阳。武兴国灭亡。北魏孝昌中(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杨绍先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八月,梁亦以其为秦、南秦二州刺史,大同元年(535年),进封车骑将军。后复反梁,被梁将击破,不久去世。
杨绍先去世后,史书对于即位者是谁有两种说法,
1.《南史》、《梁书》记载是杨智慧即位。既然他和南梁有瓜葛,还是偏信《梁书》多点。
2.《周书》、《北史》记载是杨辟邪即位。
公元514年2月10日
农历:51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11年3月28日,波斯历:前109年11月21日,星期:星期一,干支:甲午年 丙寅月 庚戌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六九第9天,儒略日数:1908837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三年(甲午,公元五一四年)
春,二月,丁亥,上耕藉田,大赦。宋、齐藉田用正月,至是始用二月,及致斋祀先农。
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衰老,与诸子孙聚敛无厌,部内苦之,咸言欲叛。魏主遣中书舍人刘桃符慰劳益宗,桃符还,启益宗侵扰之状。魏主赐诏曰:“桃符闻卿息鲁生在淮南贪暴,为尔不已,损卿诚效。可令鲁生赴阙,当加任使。”鲁生久未至,诏徙益宗为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又虑其不受代,遣后将军李世哲与桃符帅众袭之,奄入广陵。鲁生与其弟鲁贤、超秀皆奔关南,招引梁兵,攻取光城已南诸戍。上以鲁生为北司州刺史,鲁贤为北豫州刺史,超秀为定州刺史。三月,魏李世哲击鲁生等,破之,复置郡戍。以益宗还洛阳,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益宗上表称为桃符所谗,及言“鲁生等为桃符逼逐使叛,乞摄桃符与臣对辨虚实。”诏不许,曰:“既经大宥,不容方更为狱。”
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纪为武陵王。
冬,十月,庚辰,魏主遣骁骑将军马义舒慰谕柔然。
魏王足之入寇也,上命宁州刺史涪人李略御之,许事平用为益州。足退,上不用,略怨望,有异谋,上杀之。其兄子苗奔魏,步兵校尉泰山淳于诞尝为益州主簿,自汉中入魏,二人共说魏主以取蜀之策,魏主信之。辛亥,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将步骑十五万寇益州;命益州刺史傅竖眼出巴北,梁州剌史羊祉出涪城,安西将军奚康生出绵竹,抚军将军甄琛出剑阁;乙卯,以中护军元遥为征南将军,都督镇遏梁、楚。游肇谏,以为:“今频年水旱,百姓不宜劳役。往昔开拓,皆因城主归款,故有征无战。今之陈计者真伪难分,或有怨于彼,不可全信。蜀地险隘,镇戍无隙,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不从。以淳于诞为骁骑将军,假李苗龙骧将军,皆领乡导统军。
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上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恒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士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上弗听,发徐、扬民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于钟离。役人及战士合二十万,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筑土,合脊于中流。
魏以前定州刺史杨津为华州刺史。津,椿之弟也。先是,官受调绢,尺度特长,任事因缘,共相进退,百姓苦之。津令悉依公尺,其输物尤善者,赐以杯酒;所输少劣,亦为受之,但无酒以示耻。于是人竞相劝,官调更胜旧日。
魏太子尚幼,每出入东宫,左右乳母而已,宫臣皆不之知。詹事杨昱上言:“乞自今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等翼从。”魏主从之,命宫臣在直者从至万岁门。
魏御史中尉王显问治书侍御史阳固曰:“吾作太府卿,府库充实,卿以为何如?”固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输京师,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可不戒哉!”显不悦,因事奏免固官。
【公元五百一十四年大事记】
据《梁书•元帝本纪》,萧绎是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封湘东郡王。
魏高肇等统兵攻梁益州。梁在钟离筑浮山堰,准备用淮水灌魏寿阳。役夫达二十万人。魏肆州秀容郡敷城县(今山西原平西北)、雁门郡原平县(今代县西),从上年四月起地震,至本年二月末止。
【南北朝诗词】
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
[南北朝] 庾信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沉齐倾。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