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四百八十六年



公元486年,农历丙寅(虎)年,闰正月,天干五行属火。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

【②】都城.建康(479~502年)

南朝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永明四年

年号永明(483年1月24日正月初一~494年1月22日农历493年十二月三十)【南朝】【南齐】第二任皇帝萧赜第一个年号,南齐政权第二个年号,,共10年余。南齐在萧赜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时期称为永明之治。永明十一年七月郁林王萧昭业即位沿用。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年

年号太和(477年1月30日.农历477年正月(大)初一.乙酉日~~499年4月26日.农历499年四月初一.丙午日卒,,宣武皇帝元恪继位沿用到年底,次年改元),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第三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三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吴】钱塘)唐寓之兴平二年(485-486年在位)

年号兴平(485年十二月-486年春),齐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唐寓之所建立的吴国年号,共计2年。

【浙江临海】田流~南北朝后期刘宋会稽郡农名起义首领(469-488年)

仇池氐】【武兴国】第二任君主杨后起(482年—486年闰正月卒

仇池氐】【武兴国】第三任君主杨集始(486年3月6日.农历486年闰正月十五-503年十一月在位)

仇池氐阴平国】第二任君主杨炅(481年七月~495年十二月在位)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3.吐谷浑度易侯(481年―490年)

柔然】第八任可汗,郁久闾豆仑太平二年(485-492年)

年号太平(485年-492年),柔然伏名敦可汗豆仑第一个年号,柔然国第二个年号。

高昌国】阚首归,(约478年-约488年或491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日本】23.显宗天皇(けんぞう)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在位2年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83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北朝】【南朝】【南齐】第二任世祖武皇帝萧赜(482年三月-493年七月)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

【年号】北魏太和十年 柔然太平二年 南朝齐永明四年 唐寓之兴平元年
东晋年号】【十六国更多...

【朝代】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86年2月20日

农历:486年闰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140年5月29日,波斯历:前137年12月2日,星期:星期四,干支:丙寅年 庚寅月 癸巳日,属相:虎,星座:双鱼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8日雨水,数九:八九第1天,儒略日数:1898620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萧崇之(?-486年),南北朝南兰陵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人。曾祖南齐丹阳尹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孙,父亲萧道赐,南梁武帝萧衍的三叔父。萧衍才思敏捷,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作有千赋百诗。萧崇之干练有能力,为政严厉,官至冠军将军、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市)太守。永明四年(486年)正月,钱唐唐寓之反齐,别部破打东阳,萧崇之遇害。萧梁天监初年,追谥忠简侯。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曾祖:萧顺之,南齐丹阳尹

祖父:萧衍,,梁武帝

父亲:萧道赐

      杨后起(?-486年),武兴国第二位国君,杨文弘的远房堂侄,杨难当第三子杨虎之子,承袭杨文弘担任武兴国君主,在位期间为482年-486年。481年七月,第一任武兴王杨文弘派遣远堂侄杨后起进军占据白水城。482年九月,武兴王杨文弘去世,由于诸子年幼,便让远房堂侄杨后起即位。九月十日,北魏任命杨后起为武都王,任命杨文弘的儿子杨集始为白水太守,不久杨集始自立为王,后被杨后起打败。483年,齐武帝萧赜即位后,升迁杨后起为冠军将军。484年,尚书八座(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各曹尚书共计八人)上奏称:杨后起的功绩显著,忠心闻名于边城,升军号为征虏将军。486年,杨后起去世,杨文弘的儿子杨集始继任。
【家族成员】
祖父:杨难当
父亲:杨虎
堂兄弟:杨大眼
堂兄弟:杨小眼
堂侄:杨公熙,员外常侍(杨小眼之子)
堂侄(杨大眼之子)
长子:杨甑生
次子:杨领军
三子:杨征南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齐纪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四年(丙寅,公元四八六年)

  春,正月,癸亥朔,魏高祖朝会,始服衮冕。

  壬午,柔然寇魏边。

  唐之攻陷钱唐,吴郡诸县令多弃城走。之称帝于钱唐,立太子,置百官;遣其将高道度等攻陷东阳,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崇之,太祖族弟也。又遣其将孙泓寇山阴,至浦阳江,浃口戍主汤休武击破之。上发禁兵数千人,马数百匹,东击之。台军至钱唐,之众乌合,畏骑兵,一战而溃,擒斩之,进平诸郡县。

  台军乘胜,颇纵抄掠。军还,上闻之,丁酉,收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弃市;左军将军刘明彻免官、削爵,付东冶。天福,上宠将也,既伏诛,内外莫不震肃。使通事舍人丹阳刘系宗随军慰劳,遍至遭贼郡县,百姓被驱逼者悉无所问。

  闰月,癸巳,立皇子子贞为邵陵王,皇孙昭文为临汝公。

  氐王杨后起卒。丁未,诏以白水太守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集始,文弘之子也。后起弟后明为白水太守。魏亦以集始为武都王。集始入朝于魏,魏以为南秦州刺史。

  辛亥,上耕籍田。

  二月,己未,立皇弟钅求为晋熙王,铉为河东王。

  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此外复有杂调。民年八十已上,听一子不从役。孤独、癃老、笃疾、贫穷不能自存者,三长内迭养食之。”书奏,诏百官通议。中书令郑羲等皆以为不可。太尉丕曰:“臣谓此法若行,于公私有益。但方有事之月,校比户口,民必劳怨。请过今秋,至冬乃遣使者,于事为宜。”冲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不因调时,民徒知立长校户之勤,未见均徭省赋之益,心必生怨。宜及课调之月,令知赋税之均,既识其事,又得其利,行之差易。”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廕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馀倍,上下安之。三月,丙申,柔然遣使者牟提如魏。时敕勒叛柔然,柔然伏名敦可汗自将讨之,追奔至西漠。魏左仆射穆亮等请乘虚击之,中书监高闾曰:“秦、汉之世,海内一统,故可远征匈奴。今南有吴寇,何可舍之深入虏庭!”魏主曰:“‘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先帝屡出征伐者,以有未宾之虏故也。今朕承太平之业,奈何无故动兵革乎!”厚礼其使者而归之。

  夏,四月,辛酉朔,魏始制五等公服;甲子,初以法服、御辇祀西郊。

  癸酉,魏主如灵泉池。戊寅,还宫。

  湘州蛮反,刺史吕安国有疾不能讨;丁亥,以尚书左仆射柳世隆为湘州刺史,讨平之。

  六月,辛酉,魏主如方山。

  己卯,魏文明太后赐皇子恂名,大赦。

  秋,七月,戊戌,魏主如方山。

  八月,乙亥,魏给尚书五等爵已上硃衣、玉佩、大小组绶。

  九月,辛卯,魏作明堂、辟雍。

  冬,十一月,魏议定民官依户给俸。

  十二月,柔然寇魏边。

  是岁,魏改中书学曰国子学。分置州郡,凡三十八州,二十五在河南,十三在河北。


【公元四百八十六年大事记】

        唐寓之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称帝,国号吴,年号兴平。遣将取东阳(今金华),攻山阴(今绍兴),旋败死。魏因秘书令李冲建议,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魏改中学称国子学。魏分置州郡,共三十八州,二十五在河南,十三在河北。魏定官吏以所领户之多少为给俸之差。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杂曲歌辞。夜夜曲

[南北朝] 王偃
北斗星移银汉低,班姬愁思凤城西。
青槐陌上人行绝,明月楼前乌夜啼。

 
【其他阅读】
=======

 

 

公元四百八十六年,公元486年,农历丙寅(虎)年,闰正月,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和十年 柔然太平二年 南朝齐永明四年 唐寓之兴平元年

2023年10月11日 19:12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八十六年,公元486年,农历丙寅(虎)年,闰正月,天干五行属火。 北魏太和十年 柔然太平二年 南朝齐永明四年 唐寓之兴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