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百零八年
公元508年,农历戊子(鼠)年,天干五行属土。
【南北朝时期政权】
③梁、都城.建康(502~557年)
(年号:天监((502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八~520年2月3日农历519年十二月二十九),南朝萧梁开国皇帝,武皇帝萧衍第一个年号,萧梁政权第一个年号。
④陈,都城.建康(557~589年)
【南北朝】【北朝】【①北魏】(386~534年)都城:1.盛乐(386-398年)、2.平城(398-494年)、3.洛阳(494-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正始五年
(年号:正始(504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九-508年9月25日八月十五),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五个年号。
【拓跋鲜卑】【北魏】洛阳)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永平元年(八月丁卯改元)
(年号:永平(508年9月26日农历八月十六~512年5月25日四月二十四),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魏世宗-宣武帝元恪第三个年号,北魏第二十六个年号。
②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③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④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⑤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京兆】元愉~建平元年(八月立,九月亡)
(年号:建平(508年八月 -九月),北魏京兆郡王元愉年号。元愉(488年-508年),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的异母弟弟, 母为袁贵人。
【仇池氐】【武兴国】第四任君主杨绍先(503年12月14日.农历503年十一月十一日-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仇池氐】【阴平国】第四任君主杨孟孙(502年-511年在位)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4.吐谷浑伏连筹(490年9月19日农历490年八月二十日―529年在位)
【柔然】第十任,佗汗可汗.伏图始平三年(506年十月-508年)
(年号:始平(506--508年),【柔然】第十任佗汗可汗.伏图年号,柔然汗国第四个年号。
(年号:建昌(508-520年),柔然第十一任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年号,柔然汗国第五个年号。
【高昌国】交河城)麴嘉(吐鲁番西高车立约500-502-约525年)承平七年
(年号:承平(502年—509/510年),高昌国(曲氏)第六任君主麴嘉第一个年号,高昌政权第一个年号。
(年号:义熙 510年或511年—约525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一任国王.文咨明王(高罗云)(491年 - 519年)。
【日本】26、继体天皇(けいたい)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仇池氐:武兴国.478年-553年,杨绍先(503年-535年在位)(辅政:杨集起 杨集义 )
506年,魏攻克武兴,被执送洛阳。武兴国灭亡。北魏孝昌中(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乘东益州为氐人统治、北方各族大起义之机,杨绍先从洛阳逃回武兴,复自称王。梁中大通六年(534年)四月,复向西魏称藩。八月,梁亦以其为秦、南秦二州刺史,大同元年(535年),进封车骑将军。后复反梁,被梁将击破,不久去世。
杨绍先去世后,史书对于即位者是谁有两种说法,
1.《南史》、《梁书》记载是杨智慧即位。既然他和南梁有瓜葛,还是偏信《梁书》多点。
2.《周书》、《北史》记载是杨辟邪即位。
公元508年2月17日
农历:50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17年1月28日,波斯历:前115年11月27日,星期:星期日,干支:戊子年 甲寅月 乙酉日,属相:鼠,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3日立春 2月19日雨水,数九:七九第6天,儒略日数:1906652
【逝世名人】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的异母弟弟, 母为袁贵人。元愉508年谋反,后被擒,押送回洛阳途中亡(一说高肇密使人杀之),时年二十一岁。灵太后追封元愉为临洮郡王。 大统元年(535年),元愉之子南阳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政权,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献文帝拓跋弘
祖母:李夫人
父亲:孝文帝元宏
母亲:袁贵人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出身将门,幼时就以勇猛闻名。后追随萧衍起兵,南征北战,为梁朝的开国功臣。其后又被委以重任,多次与北魏交战,立下赫赫战功。宋后废帝元徽(473年—477年)年间,曹景宗随曹欣之出京师,担任奉朝请、员外,改任尚书左民郎。南齐建元(479年-482年)初年,天水郡境内蛮族骚乱,曹景宗率兵四处征讨,颇有斩获。建武五年(498年),萧衍(即后来的梁武帝)任雍州刺史,曹景宗与他结为深交,经常请萧衍到他家中饮酒畅谈。当时天下正纷乱不安,萧衍对他很是看重。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曹景宗闻讯后,聚众跟随萧衍。天监元年(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曹景宗因功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天监七年(508年),曹景宗转任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同年八月初二(9月12日),曹景宗于赴任途中病逝,享年五十二岁。萧衍闻讯后,下诏赠送其家钱二十万、布三百匹,并追赠曹景宗为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壮”。
【家庭成员】
父亲:曹欣之,在南朝刘宋时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
九弟:曹义宗,官至梁、秦二州刺史、都督,后于穰城战败,被北魏俘获
儿子:曹皎,于曹景宗逝后世袭竟陵公爵位。
梁文学家任昉死(460-)。昉字彦昇,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代。作品今存《任彦昇集》辑本。
丘迟死(464-)。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人。作品今存《丘司空集》辑本。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梁纪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公元五零八年)
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
壬子,以卫尉吴平侯昺兼领军将军。
诏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二月,乙丑,增置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凡二十四班;不登十品,别有八班。又置施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凡一百九号。
庚午,诏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
乙亥,以南兗州刺史吕僧珍为领军将军。领军掌中外兵要,宋孝建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兵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拱手而已。及吴平侯昺在职峻切,官曹肃然;制局监皆近幸,颇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丙子,出为雍州刺史。
三月,戊子,魏皇子昌卒,侍御师王显失于疗治,时人皆以为承高肇之意也。
夏,四月,乙卯,皇太子纳妃,大赦。五月,己亥,诏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又增太府、太舟,仍先为十二卿。
癸卯,以安成王秀为荆州刺史。先是,巴陵马营蛮缘江为寇,州郡不能讨。秀遣防阁文炽帅众燔其林木,蛮失其险,州境无寇。
秋,七月,甲午,魏立高贵嫔为皇后。尚书令高肇益贵重用事。肇多变更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群臣宗室皆卑下之,唯度支尚书元匡与肇抗衡,先自造棺置听事,欲舆棺诣阙论肇罪恶,自杀以切谏;肇闻而恶之。会匡与太常刘芳议权量事,肇主芳议,匡遂与肇喧竞,表肇指鹿为马。御史中尉王显奏弹匡诬毁宰相,有司处匡死刑。诏恕死,降为光禄大夫。
八月,癸丑,竟陵壮公曹景宗卒。
初,魏主为京兆王愉纳于后之妹为妃,愉不爱,爱妾李氏,生子宝月。于后召李氏入宫,捶之。愉骄奢贪纵,所为多不法。帝召愉入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愉自以年长,而势位不及二弟,潜怀愧恨;又,身与妾屡被顿辱,高肇数谮愉兄弟,愉不胜忿;癸亥,杀长史羊灵引、司马李遵,诈称得清河王怿密疏,云“高肇弑逆”。遂为坛于信都之南,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平,立李氏为皇后。法曹参军崔伯骥不从,愉杀之。在北州镇皆疑魏朝有变,定州刺史安乐王诠具以状告之,州镇乃安。乙丑,魏以尚书李平为都督北讨诸军、行冀州事,以讨愉。平,崇之从父弟也。
丁卯,魏大赦,改元永平。
魏京兆王愉遣使说平原太守清河房亮,亮斩其使;愉遣其将张灵和击之,为亮所败。李平军至经县,诸军大集。夜,有蛮兵数千斫平营,矢及平账。平坚卧不动,俄而自定。九月,辛巳朔,愉逆战于城南草桥。平奋击,大破之。愉脱身走入城,平进围之。壬辰,安乐王诠破愉兵于城北。
癸巳,立皇子绩为南康王。
魏高后之立也,彭城武宣王勰固谏,魏主不听。高肇由是怨之,数谮勰于魏主,魏主不之信。勰荐其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愉之反,胁僧固与之同,肇固诬勰北与愉通,南招蛮贼。彭城郎中令魏偃、前防阁高祖珍希肇提擢,构成其事。肇令侍中元晖以闻,晖不从,又令左卫元珍言之。帝以问晖,晖明勰不然;又以问肇,肇引魏偃、高祖珍为证,帝乃信之。戊戌,召勰及高阳王雍、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高肇俱入宴。勰妃李氏方产,固辞不赴。中使相继召之,不得已,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小桥,牛不肯进,击之良久,更有使者责勰来迟,乃去牛,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俄而元珍引武士赍毒酒而至,勰曰:“吾无罪,愿一见至尊,死无恨!”元珍曰:“至尊何可复见!”勰曰:“至尊圣明,不应无事杀我,乞与告者一对曲直!”武士以刀镮筑之,勰大言曰:“冤哉,皇天!忠而见杀!”武士又筑之,勰乃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向晨,以褥裹尸载归其第,云王因醉而薨。李妃号哭大言曰:“高肇枉理杀人,天道有灵,汝安得良死!”魏主举哀于东堂,赠官、葬礼皆优厚加等。在朝贵贱,莫不丧气。行路士女皆流涕曰:“高令公枉杀贤王!”由是中外恶之益甚。
京兆王愉不能守信都,癸卯,烧门,携李氏及其四子从百馀骑突走。李平入信都,斩愉所置冀州牧韦超等,遣统军叔孙头追执愉,置信都,以闻。群臣请诛愉,魏主弗许,命锁送洛阳,申以家人之训。行至野王,高肇密使人杀之。诸子至洛,魏主皆赦之。
魏主将屠李氏,中书令崔光谏曰:“李氏方妊,刑至刳胎,乃桀、纣所为,酷而非法。请俟产毕然后行刑。”从之。
李平捕愉馀党千馀人,将尽杀之,录事参军高颢曰:“此皆胁从,前既许之原免矣,宜为表陈。”平从之,皆得免死。颢,祐之孙也。
济州刺史高植帅州军击愉有功,当封,植不受,曰:“家荷重恩,为国致效,乃其常节,何敢求赏!”植,肇之子也。
加李平散骑常侍。高肇及中尉王显素恶平,显弹平在冀州隐截官口,肇奏除平名。
初,显祖之世,柔然万馀户降魏,置之高平、薄骨律二镇,及太和之末,叛走略尽,唯千馀户在。太中大夫王通请徙置淮北,以绝其叛,诏太仆卿杨椿持节往徙之。椿上言:“先朝处之边徼,所以招附殊俗,且别异华、戎也。今新附之户甚众,若旧者见徙,新者必不自安,是驱之使叛也。且此属衣毛食肉,乐冬便寒;南士湿热,往必歼尽。进失归附之心,退无籓卫之益,置之中夏,或生后患,非良策也。”不从。遂徙于济州,缘河处之。及京兆王愉之乱,皆浮河赴愉,所在抄掠,如椿之言。
庚子,魏郢州司马彭珍等叛魏,潜引梁兵趋义阳,三关戍主侯登等以城来降。郢州刺史娄悦婴城自守,魏以中山王英都督南征诸军事,将步骑三万出汝南以救之。
冬,十月,魏悬瓠军主白早生杀豫州刺史司马悦,自号平北将军,求援于司州刺史马仙琕。时荆州刺史安成王秀为都督。仙琕签求应赴。参佐咸谓宜待台报,秀曰:“彼待我以自存,援之宜速,待敕虽旧,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上亦诏仙琕救早生。仙琕进顿楚王城,遣副将齐苟儿以兵二千助守悬瓠。诏以早生为司州刺史。
丙寅,以吴兴太守张稷为尚书左仆射。魏以尚书邢峦行豫州事,将兵击白早生。魏主问之曰:“卿言早生走也?守也?何时可平?”对曰:“早生非有深谋大智,正以司马悦暴虐,乘众怒而作乱,民迫于凶威,不得已而从之。纵使梁兵入城,水路不通,粮运不继,亦成禽耳。早生得梁之援,溺于利欲,必守而不走。若临以王师,士民必翻然归顺。不出今年,当传首京师。”魏主悦,命峦先发,使中山王英继之。
峦帅骑八百,倍道兼行,五日至鲍口。丙子,早生遣其大将胡孝智将兵七千,离城二百里逆战。峦奋击,大破之,乘胜长驱至悬瓠。早生出城逆战,又破之,因渡汝水,围其城。诏加峦都督南讨诸军事。
丁丑,魏镇东参军成景隽杀宿豫戍主严仲贤,以城来降。时魏郢、豫二州,自悬瓠以南至于安陆诸城皆没,唯义阳一城为魏坚守。蛮帅田益宗帅群蛮以附魏,魏以为东豫州刺史;上以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五千户郡公招之,益宗不从。
十一月,庚寅,魏遣安东将军杨椿将兵四万攻宿豫。
魏主闻邢峦屡捷,命中山王英趣义阳,英以众少,累表请兵,弗许。英至悬瓠,辄与峦共攻之。十二月,己未,齐苟儿等开门出降,斩白早生及其党数十人。英乃引兵前趋义阳。宁朔将军张道凝先屯楚王城,癸亥,弃城走;项追击,斩之。
魏义阳太守狄道辛祥与娄悦共守义阳,将军胡武城、陶平虏攻之,祥夜出袭其营,擒平虏,斩武城,由是州境获全。论功当赏,娄悦耻功出其下,间之于执政,赏遂不行。
壬申,魏东荆州表“桓晖之弟兴前后招抚太阳蛮,归附者万馀户,请置郡十六,县五十。”诏前镇东府长史郦道元案行置之。道元,范之子也。
是岁,柔然佗汗可汗复遣纥奚勿六跋献貂裘于魏,魏主弗受,报之如前。
初,高车侯倍穷奇为嚈哒所杀,执其子弥俄突而出。其众分散,或奔魏,或奔柔然。魏主遣羽林监河南孟威抚纳降户,置于高平镇。高车王阿伏王罗残暴,国人杀之,立其宗人跋利延。嚈哒奉弥俄突以伐高车,国人杀跋利延,迎弥俄突而立之。弥俄突与佗汗可汗战于蒲类海,不胜,西走三百馀里。佗汗军于伊吾北山。会高昌王麹嘉求内徙于魏,时孟威为龙骧将军,魏主遣威发凉州兵三千人迎之,至伊吾,佗汗见威军,怖而遁去。弥俄突闻其离骇,追击,大破之,杀佗汗于蒲类海北,割其发送于威,且遣使入贡于魏。魏主使东城子于亮报之,赐遗甚厚。高昌王嘉失期不至,威引兵还。
佗汗可汗子丑奴立,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改元建昌。
宋、齐旧仪,祀天皆服衮冕,兼著作郎高阳许懋请造大裘,从之。上将有事太庙,诏以“斋日不乐。自今舆驾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如常仪。”
【公元五百零八年大事记】
梁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又增置将军十品、二十四班,不登十品的另有八班,此外还有施于外国者二十四班,凡一百九号。梁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管搜荐人才。又增置太府、太仆等卿,共设十二卿。梁荆州剌史萧秀以巴陵马营蛮在沿江反抗甚烈,派兵烧毁林木,蛮失其险,活动渐稀。魏尚书令高肇擅权,与宗室功臣矛盾日深。
京兆王愉在信都称帝,改元建平,旋败死。高肇借此机会,诬杀彭城王勰。魏郢、豫二州各地守将多降梁,从悬瓠以南到安陆,魏只保有义阳一城。邢峦、中山王英等进兵夺回悬瓠。柔然佗汗可汗被高车袭杀,子豆罗伏跋豆伐可汗立。
梁文学家任昉死(460-)。昉字彦昇,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代。作品今存《任彦昇集》辑本。
丘迟死(464-)。迟字希范,吴兴乌程人。作品今存《丘司空集》辑本。
【南北朝诗词】
离合诗赠江藻
[南北朝] 沈炯
开门枕芳野,井上发红桃。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
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
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
栾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